[發明專利]基因TPS2在檢測金針菇源性成分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3643.8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1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商穎;李玲;魏元苗;劉耀;單露英;鄭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Q1/0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蘇蕓蕓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因 tps2 檢測 金針菇 成分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因TPS2在檢測金針菇源性成分中的應用,基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物種鑒定和PCR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基因
背景技術
金針菇(
隨著金針菇進行深加工產品日益增多,摻偽造假現象也日趨嚴重。此外,由金針菇冒充其他昂貴野生菌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傳統的依賴形態學的檢測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在食品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用分子生物技術對金針菇及其深加工產品進行快速生物源檢測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內標準基因已被廣泛地用于鑒別食品摻假,但如何篩選出合適的內標準基因顯得尤為重要。rDNA-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方法是目前采用較多的野生菌菌種鑒定方法。盡管DNA條形碼技術在物種分類鑒定、真菌及植物種質資源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缺點和局限性。相比之下,基于內標準基因的檢測技術更加方便經濟,目前,對于內標準基因的開發與研究主要集中在農作物上,比如小麥、油菜、大豆、棉花、玉米、水稻等,其內標準基因已被廣泛應用于成分來源的鑒別和分析中。而金針菇的內標準基因尚未見到相關報道,為了建立高效便利檢測金針菇的方法,有必要對金針菇的內標準基因進行開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基因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檢測金針菇源性成分的試劑盒,以基因
本發明確定的用于檢測金針菇源成分的基因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36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