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3606.7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4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煜;徐新雄;王曉東;趙俊越;徐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G01R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強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電纜 故障 自動 定位 裝置 極性 翻轉 電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輸入電壓Ui的接入電阻1R5,電阻1R5分別與電阻1R6、運算放大器N2的反向輸入端和電阻1R7連接,電阻1R6分別連接二極管D5的正極和電阻1R8,二極管D5的負極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N2的輸出端和二極管D6的正極,二極管D6的負極分別連接電阻1R7和運算放大器N3的正向輸入端,電阻1R8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N3的反向輸入端和電阻1R9,運算放大器N3的輸出端輸出電壓U0。本發明能夠實現對于輸入電壓的翻轉輸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纜故障檢測領域的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
背景技術
35kV以上電纜大多數采用單芯電纜,當單芯電纜線芯通過負荷電流時,就會在電纜護層(磁力線交鏈鋁包或金屬屏蔽層)的兩端出現感應電壓。為了避免電纜護層出現環流,造成損耗以及發熱而加速電纜老化,不允許單芯電纜護層出現多點接地情況,而只允許電纜的一端接地。單芯電纜的外護層絕緣采用塑料、橡膠等絕緣材料制成,比較容易受到外力損傷,引起護層絕緣破壞出現接地故障。因此,高壓單芯電纜的護層故障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故障現象。
對于該類故障,現通常采用脈沖法進行故障檢測。脈沖法測試成功的前提是故障點能夠擊穿,并要求測試人員具有較強的區別波形的能力。但由于用高壓信號發生器向故障電纜中施加脈沖電壓時,很難擊穿,波形辨別困難,因此脈沖法進行故障檢測具有較大難度。因此需要采用電橋法進行故障測距。在采用使用電橋法進行故障測距的裝置進行測量時,內部開關切合電流注入回路時,電壓測量的取樣點沒有變化,但電壓測量極性會發生反轉,對測量造成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能夠實現對于輸入電壓的翻轉輸出。
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
輸入電壓Ui的接入電阻1R5,電阻1R5分別與電阻1R6、運算放大器N2的反向輸入端和電阻1R7連接,電阻1R6分別連接二極管D5的正極和電阻1R8,二極管D5的負極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N2的輸出端和二極管D6的正極,二極管D6的負極分別連接電阻1R7和運算放大器N3的正向輸入端,電阻1R8分別連接運算放大器N3的反向輸入端和電阻1R9,運算放大器N3的輸出端輸出電壓U0。
進一步的,電阻1R5、電阻1R6、電阻1R7、電阻1R8、電阻1R9的阻值相同。
再進一步的,電阻1R5、電阻1R6、電阻1R7、電阻1R8、電阻1R9的阻值為10kΩ。
進一步的,運算放大器N2和運算放大器N3為8腳運算放大器。
再進一步的,運算放大器N2和運算放大器N3的兩側分別施加+15v和-15v的電壓。
本發明的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當輸入正極性信號時,輸出電壓U0=輸入電壓Ui;當輸入負極性信號時,U0=-Ui,從而實現翻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智能電纜故障自動定位裝置的極性翻轉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地實施例進行詳細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360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