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32961.2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9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志堯;彭凱杰;陳如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創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Q13/00 | 分類號: | F23Q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 噴霧 點火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包括有送料電機、送料管、排渣電機,送料管的右端嵌入在爐膛固定座內,爐膛固定座的右端安裝有爐膛外殼,爐膛外殼的內部安裝有爐膛本體,送料管的底部安裝有點火裝置,點火裝置包括有燃料箱、電磁泵和高壓包,燃料箱通過燃料輸送管連接有噴霧噴頭。工作時電磁泵給燃料輸送管的燃料加壓,在燃料通過噴霧噴頭時,燃料液體形成噴霧,高壓包就會通過打火針將噴霧快速點燃,而由于生物質燃料上被淋有可燃性液體進行助燃,這樣就可以快速將爐膛內生物質燃料點燃,點火時間相比傳統的點火棒點火大幅縮減,在起火過程中無乎不會生產任何煙霧,另外生物質燃料在起火時燃燒的更充分,這樣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燒機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質燃料作為新型燃料被廣泛用于取暖、熱水、工業干燥等領域,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CN201710317542.5,發明名稱為:一種管式爐膛生物質燃燒機于2017年09月08日公開了一種緊湊型防結焦噴嘴式生物質燃燒機,主要包括前部可更換套筒噴嘴、后部供料綜合裝置及底部配風輔助綜合裝置;主體采用雙層套筒結構,其中內套筒用于氣化燃燒、外套筒用于鼓風冷卻保護。本發明提供的燃燒設備采用經濟高效的旋轉駁火清灰裝置、結合三級多向立體式配風的噴嘴式結構設計,具有較強的環境及工況適用性、實用性,是一種清潔高效,節能環保、運行穩定、操作簡便、防結焦且燃料適用性廣泛的生物質熱能應用技術,將為我國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及各種中小型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提供可行的推廣方案,預期能夠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仍存在如下問題:發火時是通過點火棒來進行點火,而點火棒主要原理是通過電將加熱管加熱到高溫,然后引燃燃料,這樣的后果是爐體升溫較慢,不能及時取暖,并且還有更大的一個問題是引火速度慢,這樣燃料在引火過程中由于溫度不高,燃料引火時燃燒較不充分,導致在引火的過程中產生較多的煙霧,而煙霧會通過回風爐的殼體縫隙擴散到屋內,導致使用者不適,而目前現有技術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點火速度快和點火時不會產生煙霧的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包括有送料電機、送料管、排渣電機,所述送料管的右端嵌入在所述爐膛固定座內,所述爐膛固定座的右端安裝有爐膛外殼,所述爐膛外殼的內部安裝有爐膛本體,所述送料管的底部安裝有點火裝置,所述點火裝置包括有燃料箱、電磁泵和高壓包,所述燃料箱通過燃料輸送管連接有噴霧噴頭,所述電磁泵安裝在所述燃料輸送管的中間位置,所述高壓包上分別通過第一導線、第二導線連接有電極座。
優選地,上述的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其中所述送料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送料螺桿,所述送料螺桿安裝在所述送料管內,所述送料管的頂部安裝有與所述送料管進行連通的進料口。
優選地,上述的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其中所述排渣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排渣螺桿,所述排渣螺桿安裝在所述爐膛本體內。
優選地,上述的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其中所述電極座上分別連接有正負極的打火針。
優選地,上述的一種燃燒機噴霧點火裝置,其中所述燃料輸送管的右端擱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電極座安裝在所述在支架的頂部。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工作時送料電機啟動,帶動送料螺桿旋轉,送料螺桿在旋轉的過程中會將送料管內的生物質燃料送入到爐膛本體內,之后電磁泵開始工作,將燃料箱內的燃料抽到燃料輸送管內,同時電磁泵給燃料輸送管的燃料加壓,在燃料通過噴霧噴頭時,燃料液體形成噴霧,其中大部分噴霧會在重力作用下淋在生物質燃料上,此時控制高壓包通電,高壓包就會通過打火針將噴霧快速點燃,而由于生物質燃料上被淋有可燃性液體進行助燃,這樣就可以快速將爐膛內生物質燃料點燃,點火時間相比傳統的點火棒點火,時間大幅縮減,在起火過程中無乎不會生產任何煙霧,另外生物質燃料在起火時燃燒的更充分,這樣也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創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創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29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