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OCT指紋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32015.8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11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志芳;鐘兆偉;章超;吳淑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chuàng)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東亮;蔡學俊 |
| 地址: | 350117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oct 指紋 內部 最大 強度 投影 成像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出基于OCT指紋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用于處理OCT指尖皮膚圖像以優(yōu)化OCT指紋的獲取,所述成像方法通過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來檢測OCT指尖皮膚圖像,獲取得皮膚表皮區(qū)和表皮?真皮交界區(qū)之間的邊界,通過提取邊界的表面圖像來對指尖表面指紋進行成像,同時尋找表皮?真皮交界區(qū)邊界的脊部位置和谷部位置并對其進行插值處理來獲取確定表皮?真皮交界區(qū)的邊界內部區(qū)域,最后通過對該邊界內部區(qū)域進行最大值強度投影,以進一步優(yōu)化OCT指尖皮膚圖像內部的指紋特征;本發(fā)明能夠在外部指紋難以識別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使用內部指紋進行識別,而且優(yōu)化了人體指尖皮下組織的識別,能更準確地獲取皮下指紋。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光學成像及光學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基于OCT指紋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位于指尖表面的指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是最古老的生物識別標志。特征表面指紋特征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級特征是指紋脊的位置和排列;第二級特征是像山脊分叉和末端這樣的細節(jié);指紋脊線的所有維度屬性代表三級特征,包括脊線路徑偏差、寬度、形狀、孔隙、邊緣輪廓、初始脊線、斷裂、折痕疤痕和其他永久性細節(jié)。使用標準指紋掃描儀獲取表面指紋,指紋圖像質量由皮膚狀態(tài)(干/濕)、損傷和失真決定。因此,需要一種魯棒且抗損傷的指紋采集方法,而皮下指紋采集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幸運的是,乳頭狀交界處位于真皮表皮交界處(DEJ),并具有與表面相同的形態(tài)。因而提出了基于OCT指紋圖像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
由于皮下指紋位于人體內部,因此如何優(yōu)化對人體指尖皮下組織的識別來獲取指紋,是一個研究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出基于OCT指紋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能夠在外部指紋難以識別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使用內部指紋進行識別,而且優(yōu)化了人體指尖皮下組織的識別,能更準確地獲取皮下指紋。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基于OCT指紋的內部最大強度投影成像方法,用于處理OCT指尖皮膚圖像以優(yōu)化OCT指紋的獲取,所述成像方法通過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模型來檢測OCT指尖皮膚圖像,獲取得皮膚表皮區(qū)和表皮-真皮交界區(qū)之間的邊界,通過提取邊界的表面圖像來對指尖表面指紋進行成像,同時尋找表皮-真皮交界區(qū)邊界的脊部位置和谷部位置并對其進行插值處理來獲取確定表皮-真皮交界區(qū)的邊界內部區(qū)域,最后通過對該邊界內部區(qū)域進行最大值強度投影,以進一步優(yōu)化OCT指尖皮膚圖像內部的指紋特征。
所述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從OCT指尖皮膚圖像中抽取圖像樣本,手動標記出表面邊界與真皮層邊界,形成用于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
步驟S2、根據步驟S1所獲取的訓練數據集和測試數據集,對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通過合適的超參數選擇來獲取最優(yōu)的模型,最后使用測試數據集驗證訓練效果;
步驟S3、使用由步驟S2獲取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對OCT指尖皮膚圖像的邊界進行檢測,得到皮膚表皮區(qū)和表皮-真皮交界區(qū)之間的邊界;
步驟S4、根據步驟S3所獲取的邊界信息,提取表皮-真皮邊界來獲取表皮-真皮交界區(qū)邊界處脊部位置和谷部位置,之后使用插值法來獲取局部極大值和極小值的包絡曲線,得到包絡線內的圖像,然后對包絡線內的圖像進行最大強度投影成像,獲取OCT指尖皮膚圖像內部的指紋。
所述的OCT指尖皮膚圖像,通過OCT系統(tǒng)采集人類指尖的皮膚圖像獲得。
所述的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包含下采樣和上采樣兩條路徑,在步驟S2的訓練中,下采樣路徑通過卷積來提升所生成的邊界特征的可識別等級,上采樣路徑使用類掩碼對所生成的邊界特征進行識別解釋,以實現皮膚表皮區(qū)和表皮-真皮交界區(qū)之間的邊界的識別優(yōu)化。
所述步驟S4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師范大學,未經福建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20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