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可降解的抗菌保健牙線及其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31386.4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0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邵世忠;邵美琪;曲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格誠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C15/04 | 分類號: | A61C15/04;D06M15/15;D06M15/643;D06M15/11;D06M13/00;D06M15/01;D06M16/00;D06M101/06;D06M101/14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段雅靜 | 
| 地址: | 26607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降解 抗菌 保健 牙線 及其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屬于口腔護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生物可降解的抗菌保健牙線及其生產工藝。采用海藻纖維這種全生物降解材料與長絨棉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形成一個緊密的網狀結構,浸漬整理液使得絲蛋白填充纖維網絡的空隙形成基體材料,提高力學性能;二次熱拉伸和合股進一步改善了纖維的結構,增強纖維的抱合力,制備得到具有高強度、高剛度及高柔韌性特點的牙線,同時具有抗菌護齦的保健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口腔護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生物可降解的抗菌保健牙線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口腔衛生健康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牙線作為牙刷的補充使用越來越廣泛。單純的刷牙只能清除約65%的菌斑,剩下35%的牙菌斑都在牙齒鄰接面即牙縫中、部分牙齦緣下以及牙齒排列不齊造成的死角里藏著,容易引發齲病與牙周病。牙線的合理使用能有效地清潔牙刷毛所達不到的位置,是大眾最常使用的清除鄰面菌斑的方法,牙線已成為人們居家旅游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市場上的牙線主要是用尼龍線、絲線或滌淪線制成,均為化工原料,不易添加藥物成分,只能起到單一的清潔作用。因牙線大多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復使用,現有的牙線基材不可生物降解,丟棄后長期堆積嚴重污染環境。而生物可降解的材質能起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雙重效應,是近年來國內外研發的重點領域。
如CN111733474A提供了一種全生物降解牙線,主要采用聚乳酸這種生物降解塑料為原料,還添加了增韌劑、成核劑和抗菌劑,采用熔融紡絲工藝制備。CN206151612U提供一種抗菌蠶絲潔牙線,包括內外兩層,內層由蠶絲纖維束、捻線絲或編織線構成,且纖維間由殼聚糖黏結,外層為殼聚糖膜。原料為生物級有機天然高分子材料,與人體接觸有良好的親和性,可自然降解,殼聚糖抗菌性能良好,對牙齦有保護作用。但牙線的成本較高,均需要額外添加抗菌劑,而且功能單一,不能在潔齒抗菌的同時起到保護牙齦組織的作用。
海藻纖維作為一種新型生物可降解再生纖維,本身具有抗菌除臭的性能,其資源豐富和優異的性能使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可降解的抗菌保健牙線及其生產工藝,采用海藻纖維這種全生物降解材料與長絨棉和膠原蛋白纖維混紡,通過浸漬整理液和二次熱拉伸工藝,制備得到具有高強度、高剛度及高柔韌性特點的牙線,同時具有抗菌護齦的保健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生物可降解的抗菌保健牙線的生產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紡紗:將海藻纖維、長絨棉和膠原蛋白纖維經過混棉、清花、梳棉、并條、粗紗、細紗、自動絡筒包裝,混紡成30支海藻紗線;
紡紗車間溫度達到20℃以上,濕度60-65%,
按照質量比,海藻纖維、長絨棉、膠原蛋白纖維的混紡比例為(10-20)%:(70-80)%:(5-10)%;
優選海藻纖維1.5D*38mm,長絨棉馬克隆值4.2;
優選膠原蛋白纖維為殼聚糖改性膠原蛋白纖維,按照質量分數配比為膠原蛋白∶殼聚糖=20:80;
(2)浸漬:將海藻紗線在30~60℃下浸漬于整理液中,浸漬時間為20~120分鐘;
所述整理液的組分按重量份數為:
蛛絲蛋白,1~5,
烷基烯酮二聚體AKD,0.1~0.2,
有機硅高彈涂層膠,0.2-0.4,
其余量為水;
所述蛛絲蛋白為人造蜘蛛絲蛋白;
(3)二次熱拉伸:將浸漬后的海藻紗線在20~100℃下熱拉伸,拉伸倍數為1.1~1.6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格誠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格誠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13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