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30047.4 | 申請日: | 2021-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84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巍;劉長春;金紅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23B90/06 | 分類號: | F23B90/06;F23J15/06;F23L15/00;F22B1/16;F22D1/00;F01K27/02;F01K17/02;F01D15/10;F02C6/1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界 水煤氣 燃煤 發電 系統 及其 方法 | ||
1.一種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溫段氣化爐(1),用于對煤和超臨界水進行低溫氣化,得到粗質合成氣和未轉化的煤成分;
高溫段氣化爐(2),用于對所述粗質合成氣和所述未轉化的煤成分進行高溫氣化,得到合成氣;
合成氣能量回收單元(3),利用所述合成氣的膨脹進行發電,其中,膨脹后的合成氣包括第一合成氣和第二合成氣,所述第一合成氣用于燃燒后給所述高溫段氣化爐(2)供熱,所述第二合成氣用于燃燒發電,并利用燃燒后產生的第一煙氣的余熱給所述低溫段氣化爐(1)供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燃燒器(8)和省煤器(9),其中:
所述省煤器(9)用于對空氣和所述第一合成氣進行預熱,并送至所述燃燒器(8);
所述燃燒器(8)用于燃燒所述第一合成氣,以給所述高溫段氣化爐(2)供熱,燃燒后產生的第二煙氣的余熱用于預熱所述第一合成氣和所述空氣。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燃氣輪機(4)和余熱鍋爐(5),其中,所述燃氣輪機(4)用于利用所述第二合成氣燃燒發電,并將產生的第一煙氣送入所述余熱鍋爐(5),以利用所述第一煙氣的余熱給所述低溫段氣化爐(1)供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蒸汽輪機(6),其中,所述余熱鍋爐(5)還用于利用所述第一煙氣的余熱生產蒸汽,所述蒸汽輪機(6)利用所述蒸汽進行發電。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超臨界水制備單元(7),用于利用第一熱量、第二熱量和第三熱量將水制備成所述超臨界水;
其中,所述第一熱量為省煤器(9)提供的第二煙氣的部分熱量,所述第二熱量為所述合成氣能量回收單元(3)通過換熱形式回收的所述膨脹后的合成氣的能量,所述第三熱量為所述余熱鍋爐(5)提供的第一煙氣的部分熱量。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9)中的所述第二煙氣的余熱用于同時預熱所述第一合成氣和所述空氣。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煙氣的余熱優先給所述低溫段氣化爐(1)供熱,其次給所述超臨界水的制備供熱,最后用于生產所述蒸汽。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臨界水制備單元(7)根據所述超臨界水制備過程中的溫度需求對所述第一熱量、所述第二熱量和所述第三熱量進行梯級利用,其中,所述第一熱量、所述第二熱量和所述第三熱量分別為所述超臨界水 制備單元(7)提供低溫、中溫和高溫熱量。
9.一種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煤和超臨界水進行低溫氣化,得到粗質合成氣和未轉化的煤成分;
對所述粗質合成氣和所述未轉化的煤成分進行高溫氣化,得到合成氣;
利用所述合成氣的膨脹進行發電,其中,膨脹后的合成氣包括第一合成氣和第二合成氣,所述第一合成氣用于燃燒后給所述高溫氣化供熱,所述第二合成氣用于燃燒發電,并利用燃燒后產生的第一煙氣的余熱給所述低溫氣化供熱。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對空氣和所述第一合成氣進行預熱,并燃燒所述第一合成氣,以給所述高溫氣化供熱,燃燒后產生的第二煙氣的余熱用于預熱所述第一合成氣和所述空氣。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臨界水煤氣化的燃煤發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利用所述第一煙氣的余熱生產蒸汽,并利用所述蒸汽進行發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300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突破衍射極限的水下聲準直器
- 下一篇:石油鉆桿螺紋加工輔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