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9556.5 | 申請日: | 2021-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35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振威;蔣德林;王安文;吳曼;于策;張曼;李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4/00;E01D101/30;E01D10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慶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大跨徑 鋼管 混凝土 施工 移動式 平臺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及方法,包括上平臺系統、上平臺支撐系統、模板系統、下平臺系統和懸掛系統,上平臺系統位于拱肋上方,上平臺支撐系統固定在拱肋上弦管上,對上平臺進行支撐和調平;模板系統的底模板位于拱肋下方,并與下平臺系統鉸接,懸掛系統包括多根吊桿,吊桿下端錨固在下平臺底部,上端錨固在上平臺頂部,并通過千斤頂調節吊桿的高度,控制底模板的線型和下平臺的升降。本發明懸掛在拱肋上并可沿拱肋縱向移動,進行鋼管混凝土拱外包混凝土施工,解決了山區施工支架無法搭設的難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管混凝土拱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拱橋是以鋼管拱肋作為拱圈的勁性骨架,鋼管拱肋外包裹混凝土,其結構牢固,跨越能力強,承載性能高,近年來成為跨越山區峽谷的一種重要橋型。鋼管混凝土拱外包混凝土澆筑屬于高懸空施工,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在鋼管拱搭設完成后,采用滿堂支架+模板進行混凝土施工,但滿堂支架消耗材料大,成本高,且受山區地形限制,支架往往搭設困難,施工工期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采用滿堂支架進行鋼管混凝土拱外包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及方法,以降低施工成本,并解決支架無法搭設的難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臺系統、上平臺支撐系統、模板系統、下平臺系統和懸掛系統;
所述上平臺系統包括兩個水平設置在拱肋上方的上平臺,每個上平臺的兩端突出到拱肋兩側之外一定長度,每個上平臺頂面沿拱肋橫向焊接兩根上平臺橫梁,每根上平臺橫梁底部正對每根拱肋上弦管豎向焊接一對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延伸到上平臺底面以下,兩定位板間有一定間隙,并設有對穿的銷孔;所述上平臺橫梁上水平焊接多根與上平臺橫梁垂直的上平臺縱梁;
所述上平臺支撐系統包括與上平臺橫梁上的每對定位板對應的支撐桿,每根支撐桿包括一支座和一定位桿,所述支座的下端焊接在拱肋上弦管頂面,所述定位桿的下端與支座上端通過法蘭連接;每根定位桿上端從上平臺橫梁上的一對定位板之間貫穿到上平臺橫梁上方,定位桿上沿縱向設有多對銷孔,定位板上的銷孔和定位桿上的一對銷孔對穿,并在對穿銷孔中穿插一定位銷;
所述模板系統包括底模板和側模板,所述底模板位于拱肋下方并與拱肋縱向平行,底模板的兩端延伸到拱肋兩側之外一定寬度,所述側模板位于拱肋兩側,側模板的底邊支撐在底模板上;底模板的底面焊接有多對耳板;
所述下平臺系統包括4個水平設置在底模板下方的下平臺,下平臺的兩端突出到拱肋兩側之外一定長度,每兩個下平臺對應一個上平臺,每個下平臺包括1-2個貝雷片,每個貝雷片的上弦桿上對應底模板上的每對耳板設一鉸立柱,所述鉸立柱的下端與貝雷片上弦桿連接,鉸立柱的上端與底模板底面的一對耳板鉸接;貝雷片的上弦桿底面對應上平臺的每根縱梁水平焊接一與上弦桿垂直的錨固梁;
所述懸掛系統包括多根與水平面垂直的吊桿,每個下平臺和其對應的上平臺間至少連接4根吊桿,其中兩根吊桿分別位于拱肋的兩側之外,其余的吊桿在拱肋兩側之間對稱設置;每根吊桿上端穿過上平臺縱梁,并在上平臺縱梁上方穿設一扁擔梁,吊桿上端沿吊桿縱向設有多對高度調節孔,所述扁擔梁的中間與吊桿上端的一對高度調節孔間穿插一插銷,扁擔梁的兩端底面與上平臺縱梁頂面間分別設置一千斤頂;吊桿的下端依次貫穿所述底模板、下平臺的貝雷片上弦桿及錨固梁,并與錨固梁錨固。
采用上述用于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動式平臺系統進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拱肋制作時,在拱肋上弦管頂面預設位置焊接好支撐桿支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95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