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27501.0 | 申請日: | 2021-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862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修峰;裴勝偉;劉紹然;韓紹歡;王偉;梅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G1/22 | 分類號: | B64G1/22;B64G1/4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高志瑞 |
| 地址: | 10019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剪叉式 展開 機構 柔性 太陽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包括:剪叉式展開機構和柔性太陽翼;其中,所述剪叉式展開機構和所述柔性太陽翼相連接。本發明具有簡單的、輕量化的、展開收攏比大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天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
背景技術
太陽翼是航天器高效的能源獲取裝置,電池片是太陽翼進行能源轉換的核心器件,其數量與太陽翼輸出功率成正比。隨著航天器功率需求的日益提升,作為能源主要來源的電池片數量需求也越來越大。然而,受現有運載能力和整流罩包絡空間的約束,衛星重量和發射狀態下的包絡在逼近上述約束邊界的情況下,只有進一步提高太陽展開收攏體積比和(或)降低太陽翼重量,才能適應航天器不斷增加的功率需求。
另外,傳統太陽翼展開機構與電池陣(基板)為耦合設計,電池陣(基板)作為展開機構的一部分,太陽翼安裝時必須在展開狀態下才能完成,增加總裝工序和工藝復雜性的同時,額外增加了航天器裝配時間,不利于單機產品及衛星的批量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具有簡單的、輕量化的、展開收攏比大的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包括:剪叉式展開機構和柔性太陽翼;其中,所述剪叉式展開機構和所述柔性太陽翼相連接。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剪叉式展開機構包括第一桿鉸、第二桿鉸、第三桿鉸、第四桿鉸、第五桿鉸、第六桿鉸、板桿鉸A、板桿鉸B、板桿鉸C、板桿鉸D、根鉸、第一短連桿、第二短連桿、第三短連桿、第四短連桿、第一長連桿、第二長連桿、第三長連桿、第四長連桿、根鉸支架和根鉸法蘭;其中,所述第一短連桿的一端通過所述板桿鉸A與所述第二短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短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一桿鉸與所述第一長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二短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桿鉸與所述第二長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長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四桿鉸與所述第四長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二長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三桿鉸與所述第三長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三長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六桿鉸與所述第四短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四長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五桿鉸與所述第三短連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三短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根鉸與所述第四短連桿的另一端相連接;所述根鉸支架設置于所述根鉸法蘭上;所述根鉸和所述板桿鉸D均設置于所述根鉸支架上;所述第一長連桿的中部通過所述板桿鉸B與所述第二長連桿的中部相連接;所述第三長連桿的中部通過所述板桿鉸C與所述第四長連桿的中部相連接。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柔性太陽翼包括第一電池陣、第二電池陣、第三電池陣、第四電池陣、第五電池陣、第一撐桿、第二撐桿、第三撐桿、第四撐桿、第五撐桿、第一補償桿和第二補償桿;其中,所述第一電池陣通過所述第一撐桿與所述第二電池陣相連接;所述第二電池陣通過所述第二撐桿與所述第三電池陣相連接;所述第三電池陣通過所述第三撐桿與所述第四電池陣相連接;所述第四電池陣通過所述第四撐桿與所述第五電池陣相連接;所述第一補償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五撐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二補償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五撐桿的另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補償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板桿鉸D與所述第二補償桿的另一端相連接。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第二撐桿的中部與所述板桿鉸B相連接。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第四撐桿的中部與所述板桿鉸C相連接。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第一桿鉸、第二桿鉸、第三桿鉸、第四桿鉸、第五桿鉸和第六桿鉸的內部均設置有阻尼遲滯環節。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根鉸的內部設置有卷簧。
上述具有剪叉式展開機構的柔性太陽翼中,所述第一短連桿、所述第二短連桿、所述第三短連桿和所述第四短連桿的長度均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75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