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6566.3 | 申請日: | 2021-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6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宋忠昌;馬紀豐;張倩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大恒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19/077 | 分類號: | G06K19/077;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榮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自由貿易***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rfid 電子標簽 防偽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RFID電子標簽的芯片上至少3個電連接凸點連接射頻通信線圈與防篡檢測線圈,所述射頻通信線圈通過電磁耦合為RFID電子標簽供能;在RFID電子標簽的芯片內置用于身份認證的加解密算法;將所述RFID電子標簽貼于商品封口,防篡檢測線圈與商品封口連接,首次使用時所述防篡檢測線圈被斷開;向RFID電子標簽發送檢測指令,所述RFID電子標簽返回防篡檢測線圈是否已被破壞的狀態信息。該方法支持身份認證、能夠有效防止芯片轉移重用,滿足產品防偽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標簽防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
背景技術
在RFID(射頻識別技術)中,因每個RFID標簽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通過RFID標簽與產品建立一一對應關系,常將RFID用在防偽領域中,如酒品、藥品等貴重物品的防偽。
現今常用的RFID防偽方法包括通過采用易碎紙、陶瓷片等易碎材質作為基材或基天線,芯片具有安全算法,支持身份認證,當進行RFID轉移時,會損壞天線而使標簽不能繼續工作;但這種方法損壞的只有天線,偽造人還可通過將芯片與新的天線進行封裝實現標簽的復用,防偽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涉及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該方法支持身份認證,能夠有效防止芯片轉移重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RFID電子標簽的芯片上的至少3電連接凸點與射頻通信線圈、防篡檢測線圈的兩端相連,所述射頻通信線圈通過電磁耦合為RFID電子標簽供能;其中,與射頻通信線圈兩端連接的兩個電連接凸點和與防篡檢測線圈的兩端連接的兩個電連接凸點中至少有一個電連接凸點不同;
在RFID電子標簽的芯片內置用于身份認證的加解密算法;
將所述RFID電子標簽貼于商品封口,防篡檢測線圈與商品封口連接,首次使用時所述防篡檢測線圈被斷開;
向RFID電子標簽發送檢測指令,所述RFID電子標簽返回防篡檢測線圈是否已被破壞的狀態信息。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
通過帶有NFC的智能終端向RFID電子標簽發送身份認證指令,電子標簽芯片返回隨機數RT;
所述智能終端再發送鑒別驗證指令,所述驗證指令攜含RR和RT信息的密文Token1;
RFID電子標簽解密Token1,比較RT正確后發送響應密文Token2,智能終端解密Token2,比較RR正確后完成身份認證。
進一步地,當身份認證失敗時,判斷RFID電子標簽為非官方標簽并終止可信溯源過程;
若身份認證成功,判斷RFID電子標簽為官方正品,可調取完整溯源信息,展示商品溯源信息和防篡檢測線圈破壞狀態。
進一步地,通過多級分散策略生成與所述加解密算法匹配的加解密密鑰。
進一步地,RFID電子標簽的電連接凸點的材料為金或銅。
進一步地,所述芯片設置有4個電連接凸點,其中兩個電連接凸點與射頻通信線圈相連,另外兩個凸點與防篡檢測線圈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4個電連接凸點分布在所述芯片的四個角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RFID電子標簽防偽方法,該方法通過設置帶安全算法的芯片以及射頻通信線圈與防篡檢測線圈兩個線圈,其芯片支持安全計算與認證功能,能實現一物一碼的身份標識應用,且采用無源通信方式,能在高頻頻段實現與NFC主控設備的雙向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大恒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大恒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65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押品價值評估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信息獲取的方法、裝置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