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24719.0 | 申請日: | 2021-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62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大勝;施純錫;馮家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81 | 分類號: | C04B35/581;C04B35/622;C04B35/638;C04B35/645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賴開慧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薄 氮化 陶瓷 生產工藝 | ||
本發明涉及氮化鋁陶瓷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氮化鋁粉體、復合燒結助劑、UV單體、活性稀釋劑、光引發劑、分散劑、硅烷偶聯劑混合均勻,得到陶瓷漿料;(2)所述陶瓷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后,通過紫外照射引發聚合反應,漿料原位固化成型,得到陶瓷生坯,再將陶瓷生坯用模具切成需要的形狀和尺寸,得到陶瓷坯片;(3)將陶瓷坯片進行疊層后放入排膠爐內進行排膠;(4)排膠后的陶瓷坯片在氮氣氣氛保護下進行熱壓燒結,燒結后冷卻至室溫,再進行除粉拋光工藝,即得到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制備的氮化鋁陶瓷基片厚度超薄、導熱性好、抗彎強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氮化鋁陶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氮化鋁是一種具有優良導熱性能、較低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高體積電阻率、無毒以及與硅相近的熱膨脹系數等優良綜合性能的新興陶瓷材料。氮化鋁陶瓷的理論熱導率高達320W/(m·K),是傳統電子封裝基板氧化鋁的5-10倍,而且耐高溫和腐蝕,其綜合性能好于氧化鋁和氧化鈹陶瓷,是新一代半導體基片和電子原件封裝材料的首選,在電子工業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隨著電子集成和封裝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元器件和設備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發展,使得氮化鋁陶瓷基片也朝超薄方向發展。流延成型工藝是目前生產氮化鋁陶瓷薄片的主要方法,該工藝是在陶瓷粉料中加入溶劑、分散劑、粘結劑、增塑劑等成分,球磨得到穩定、均一的陶瓷漿料,陶瓷漿料經過脫泡處理后在流延機上進行流延,干燥后形成一層坯膜,坯膜按照需要的尺寸進行切割,并進行排膠、燒結,得到陶瓷薄片。但是由于流延成型工藝要求陶瓷漿料的流動性好,因此陶瓷漿料中的有機物含量高,坯片密度低,排膠、燒結過程中坯片收縮嚴重,而且坯片越薄越容易變形開裂,影響產品的質量。因此,如何制備出厚度薄、導熱性好的高品質氮化鋁陶瓷基片是個技術難點,亟待本領域技術人員解決。
發明內容
因此,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工藝,獲得的氮化鋁陶瓷基片厚度超薄、導熱性好、抗彎強度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將氮化鋁粉體、復合燒結助劑、UV單體、活性稀釋劑、光引發劑、分散劑、硅烷偶聯劑混合均勻,然后采用真空脫泡機對球磨后的物料進行抽真空脫泡,得到陶瓷漿料;所述氮化鋁粉體的純度為99.9%,由微米級氮化鋁和納米級氮化鋁組成,其中微米級氮化鋁的平均粒徑為1-3μm,所述微米級氮化鋁占氮化鋁粉體總質量的95-99%,所述納米級氮化鋁的平均粒徑為40-150nm;
所述陶瓷漿料在流延機上流延后,通過紫外照射引發聚合反應,漿料原位固化成型,得到陶瓷生坯,再將陶瓷生坯用模具切成需要的形狀和尺寸,得到陶瓷坯片;
在陶瓷坯片表面敷一層隔粘粉,將陶瓷坯片進行疊層后放入排膠爐內進行排膠;
排膠后的陶瓷坯片在氮氣氣氛保護下進行熱壓燒結,燒結后冷卻至室溫,再進行除粉拋光工藝,即得到超薄氮化鋁陶瓷基片。
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氮化鋁粉體、復合燒結助劑、UV單體、活性稀釋劑、光引發劑、分散劑、硅烷偶聯劑的質量比為80-90:1.6-4:7-12:10-16:0.1-0.3:2-5:0.8-1.5。
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復合燒結助劑為CaCO3-YF3-La2O3-Dy2O3四元體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47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