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3285.2 | 申請日: | 2021-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80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梅慧;梁玉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啟晨(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24 | 分類號: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吳輝輝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尖瓣 置換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涉及的裝置包括用于支撐人工瓣葉的支架以及用于將人工瓣葉錨定于原生瓣葉的錨定件,所述支架通過縫合線連接有縫合膜,支架為“D”型結構,與原生瓣膜貼合;人工瓣葉與支架固定連接,錨定件用于將人工瓣葉與原生瓣葉貼合;本發明通過帶支架的人工瓣葉裝置通過輸送裝置輸送至原生瓣膜位置,有效避免了瓣膜因關閉不全及鈣化造成的反流;還可以用于替換原生瓣膜,同時還具有心室減容的作用,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皮主動脈瓣置換技術逐漸成熟并展現出良好的預后,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成為治療二尖瓣反流的重要研究及發展方向,尤其對于外殼手術高危的重度反流患者。目前多種TMVR瓣膜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并取得良好的初步隨訪結果。盡管如此,在瓣膜的改良等各個方面還有更大的創新。
例如申請號為CN202011228753.X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經皮經導管的二尖瓣置換系統,包括瓣架支撐體、人工瓣葉和室間隔錨定件;心房和心室之間設有瓣架支撐體,瓣架支撐體設有中空的兩端開口的腔體;瓣架支撐體腔體內壁上設有人工瓣葉;瓣架支撐體與室間隔之間設有室間隔錨定件。但是,該系統無法解決由于瓣膜關閉不全及鈣化造成的反流問題。為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進,以克服實際應用中的補足。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之一或多個,換言之,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滿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個的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包括用于支撐人工瓣葉的支架以及用于將人工瓣葉錨定于原生瓣葉的錨定件,所述支架通過縫合線連接有縫合膜,支架為“D”型結構,與原生瓣膜貼合;人工瓣葉與支架固定連接,錨定件用于將人工瓣葉與原生瓣葉貼合。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架的外側固定設有倒刺,以使支架貼合于原生瓣環;所述支架為網絡菱形狀,通過切割、焊接或編織中一種或多種方式形成。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錨定件包括固定部和錨定部,固定部與人工瓣葉固定連接,錨定部與原生瓣葉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錨定部為倒鉤狀;所述錨定件為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人工瓣葉的一端通過縫合線縫合于支架底部,人工瓣葉另一端通過錨定件錨定于原生瓣葉尾端。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人工瓣葉的材質為牛心包、豬心包或豬心瓣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人工瓣葉的厚度為0.05~0.1mm。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縫合膜為PET、聚氨酯、PTFE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縫合膜通過縫合線縫合于支架的內外兩側。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縫合線為高分子材料、PET、PTFE、e-PTFE、生物組織、組織工程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縫合線的直徑為0.01~0.5mm。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二尖瓣置換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二尖瓣置換裝置置入輸送管內,并通過輸送裝置輸送至原生瓣葉位置;
S2、通過輸送裝置將二尖瓣置換裝置釋放至原生瓣葉上;
S3、通過錨定件將人工瓣葉錨定于原生瓣葉之上;
S4、將輸送裝置撤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啟晨(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啟晨(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32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