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用SMT設備的互聯通訊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2784.X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7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繼;魯林;李偉;蘇李軍;溫之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一道創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用 smt 設備 聯通 系統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一種通用的SMT設備互聯通訊系統,包括:標準化數據信息采集模塊、數據識別模塊、轉換存儲模塊、地址配給模塊以及信息調取顯示模塊,地址配給模塊,用于內部預設有多個地址信息,轉換存儲模塊對應地址信息被劃分為多個數據區域,數據識別模塊包括:提取單元以及識別單元,識別單元內預置有解譯數據庫,解譯數據庫存儲有多個不同國家的字符編碼表,解譯數據庫對應字符編碼表的數量被劃分為多個并列的子數據庫,數據識別模塊還包括手動切換單元。本互聯通訊系統能夠對從不同國家進口的SMT設備傳輸的機器事件信息進行識別展示,較為方便;本互聯通訊系統能夠對同時展示多個從不同國家進口的SMT設備傳輸的機器事件信息。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通用SMT設備的互聯通訊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SMT是表面組裝技術,稱為表面貼裝或表面安裝技術。它是一種將無引腳或短引線表面組裝元器件,安裝在印制電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過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裝連技術。
進口的SMT設備的數量占據了行業內SMT設備總量的很大一部比重,當前進口設備主要通過EIA-RS-232協議與單片機或PLC 作為控制器的周邊設備通訊,且RS-232協議本身也隨著應用在演進:
(1)RS-232C標準最初是遠程串行二進制數據交換接口技術標準,用于連接數據終端設備以及數據通信設備。
(2)智能儀表行業的RS-485/Modbus協議最初由Modicon公司開發出來,RS-485通過差分傳輸,有效提高傳輸抗干擾能力,傳輸能力在1千米左右。在1979年末該公司成為施耐德自動化部門的一部分,現在Modbus已經是工業領域流行的協議。此協議支持傳統的RS-232、RS-422、RS-485和以太網設備。
(3)CAN是控制器局域網絡的簡稱,于1989年發布,并最終成為國際標準,傳輸距離為10Km.CAN 總線,以ISO/OSI模型為基礎的,通過數據塊編碼,廢除節點地址編碼,能使不同節點接受相同數據,體現分布式優勢。多主競爭式總線結構,具有RS-485主從串行通訊和以太網的廣播的功能,通過無有用消息不占用總線,消息按重要程度在總線傳輸而避免了總線擁堵和節點崩潰的風險,完整的軟件支持系統,能夠解決總線控制、沖突檢測、鏈路維護等問題:
Devicenet和SIMATIC NET,是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CAN技術的開放型、符合全球工業標準的低成本、高性能的通信網絡,最初由美國Rockwell公司開發應用。直接互連性改善了設備間的通訊,并同時提供了相當重要的設備級診斷功能,這是通過硬接線I/O接口很難實現的。同時支持TCP/IP 的Socket。
90年代開始的工業通訊協議基本與計算機所用的OSI7層協議中的應用層協議一致。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由于現有的SMT設備的生產國家差異,其內部所采取的編碼表不同,導致其他國家生產的SMT設備的內部機器事件數據很難被PC端準確識別會發生亂碼現象。
發明內容
為了使其他國家生產的SMT設備中的數據能夠被PC端獲取識別,本申請提供一種通用的SMT設備互聯通訊系統。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通用的SMT設備互聯通訊系統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通用的SMT設備互聯通訊系統,包括:
標準化數據信息采集模塊,用于采集SMT設備內部機器事件信息并傳輸初始通訊信息;
數據識別模塊,用于識別初始通訊信息,將其轉換為數據信息輸出;
信息轉換存儲模塊,用于接收所述數據識別模塊傳輸的數據信息,并將其統一轉換為windows環境下的ASCII 或UNICODE,并儲存到其內部預設的存儲區域中;
以及信息調取顯示模塊,用于調取存儲區域中的代碼信息將其轉換為統一的文字信息并顯示;
其中信息調取顯示模塊位于PC端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一道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一道創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27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