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1924.1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25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谷曉燕;高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1/20 | 分類號: | B23K1/20;B23K1/06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超聲波 輔助 反應 釬焊 方法 | ||
1.一種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焊前預處理:
中間層預處理:使用1000#砂紙將鋅中間層的表面打磨至光亮,再將表面光亮的鋅中間層置于丙酮中,再在超聲功率為100W~120W的超聲波清洗儀中清洗5min~10min,溫度為20~25℃,取出吹風機吹干,確保待焊區域無金屬氧化膜、油污及水分,得到處理后的中間層;
母材預處理:依次使用240#、600#、800#和1000#砂紙將鎂合金和鋁合金的表面打磨至光亮,再將表面光亮的鎂合金和鋁合金置于丙酮中,再在超聲功率為100W~120W的超聲波清洗儀中清洗10min~15min,溫度為20~25℃,取出吹風機吹干,確保待焊區域無金屬氧化膜、油污及水分,得到處理后的鎂合金和鋁合金;
(2)接頭形式:
試驗采用“鎂上鋁下”的形式進行裝配焊接,搭接量為20mm,焊接過程中將鋅中間層置于兩待連接件之間,按鋁合金、鋅箔、鎂合金的順序自下而上依次疊放裝配形成工件,界面不留空隙,得到裝配件;
(3)焊接工藝:
將裝配件置于超聲波焊機的下聲級上,保持工件與下聲級完全貼合,調整焊接工位,而上聲級則在超聲波轉換器的作用下由上至下壓向工件,從而實現鎂鋁異種合金的連接;采用“單一變量法”,通過優化焊接工藝參數及焊接熱輸入量,促進Mg/Zn箔/Al界面的冶金反應,限制金屬間化合物層的厚度,防止氣孔、裂紋等焊接缺陷,提高接頭的力學性能和焊接質量,其工藝參數為:焊接能量0~9999J,焊接振幅60%~100%,焊接靜壓力0~0.65MPa;
經過以上步驟,實現鎂合金與鋁合金的超聲波焊接,得到Mg/Zn箔/Al的焊接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鎂合金為AZ31B鎂合金,厚度為1mm,工件尺寸為25mm×25mm,化學成分為Mn:0.2~0.5;Zn:0.5~1.5;Al:2.5~3.5;Si:≤0.1;Cu:≤0.05;Fe:≤0.005;Ni:≤0.005; Mg:余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合金為6082-T6鋁合金,厚度為1mm,工件尺寸為25mm×25mm,化學成分為Si:0.7~1.3;Mn:0.4~1.0;Cu:0.1;Fe:0.5;Zn:0.2;Ti:0.1;Cr:0.25; Mg:0.6~1.2;Al:余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層鋅箔純度為99.9%,厚度為30μm,鋅箔尺寸為20mm×2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Viper-20超聲波金屬焊機設備進行焊接,額定功率為3000W,工作頻率為20.11KHz,電源電壓200~240V,超聲振幅10μm,壓縮氣體最大壓力90psi,焊接時間0.005~9.999s,焊機焊頭和底模為尖齒狀,焊頭高度為1.2mm,焊頭面積為5.2 mm×7.8 mm,焊頭最大行程1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能量分別選取200J、500J、800J、1100J、1400J、1700J、2000J、2500J;焊接振幅分別選取65%、75%、85%、95%;焊接靜壓力分別選取0.2MPa、0.3MPa、0.4MPa、0.5MPa。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異種金屬超聲波輔助共晶反應釬焊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接頭反應層中包含Mg-Zn反應層與Zn-Al反應層及殘余Zn中間層;殘余Zn中間層的存在阻止了Mg、Al元素的混合及相互擴散,從而避免形成脆性Mg-Al金屬間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192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相變蓄冷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節鋰電池充放電管理電路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