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半導體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1778.2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8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卓;董仕達;王正康;喬明;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423 | 分類號: | H01L29/423;H01L21/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敖歡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半導體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第一導電類型襯底(10)上表面有第一導電類型外延層(11),第一導電類型外延層(11)內有槽結構(12),槽結構(12)中包含分為左右兩部分的控制柵電極(15)、控制柵電極(15)下方的分離柵電極(14),其中控制柵電極(15)位于槽結構(12)的上半部分,分離柵電極(14)位于槽結構(12)的下半部分;控制柵電極(15)與分離柵電極(14),被第二介質層(132)及第三介質層(133)共同隔開,第三介質層(133)位于第二介質層(132)上方,分離柵電極(14)與第一導電類型外延層(11)之間由第一介質層(131)隔開,第一導電類型外延層(11)上方槽結構(12)的兩側為第二導電類型阱區(16),第二導電類型阱區(16)內部上方設有第二導電類型重摻雜區(18),控制柵電極(15)與第二導電類型阱區(16)由柵介質層(134)隔開,第二導電類型阱區(16)上方為第一導電類型重摻雜源區(19),在第一導電類型重摻雜源區(19)與第二導電類型重摻雜區(18)內打孔引出金屬(20),金屬(20)與控制柵電極(15)之間由第四介質層(135)隔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分離柵電極(14)的下半部分為縱向的直線型分離柵,上半部分為U型分離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控制柵電極(15)的左右兩部分被第四介質層(135)分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分離柵電極(14)的U型部分的側壁與控制柵電極(15)左右錯開,控制柵電極(15)在外側,分離柵電極(14)的U型部分的側壁在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控制柵電極(15)由多晶硅相連接,形狀包括水平段多晶硅、水平段多晶硅下方連接的左右兩豎直段多晶硅,第一介質層(131)、第二介質層(132)、第三介質層(133)、第四介質層(135)都為同種介質。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分離柵(14)為Y型的多晶硅,包括上部向中心傾斜相交的兩分支、及兩分支下方連接的豎直部分,第一介質層(131)、第二介質層(132)、第三介質層(133)、第四介質層(135)都為同種介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分離柵(14)上部的兩分支為向下的階梯狀。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其特征在于:分離柵(14)上部的兩分支上表面與控制柵(15)下表面上下對齊。
9.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半導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外延層上形成一系列的槽結構,在槽結構內壁形成第一介質層;
2)在槽結構內淀積重摻雜多晶硅,使重摻雜多晶硅填滿槽內;
3)刻蝕步驟2)所淀積的重摻雜多晶硅;
4)刻蝕第一介質層,槽結構內側壁仍保留一部分第一介質層不被刻蝕掉;
5)刻蝕步驟3)刻蝕完畢之后的重摻雜多晶硅,使重摻雜多晶硅的上表面不高于步驟4)中第一介質層刻蝕完畢之后第一介質層的下表面;
6)淀積重摻雜多晶硅,使上部分重摻雜多晶硅為U型,U型中間仍留有空隙不被填充;
7)在槽結構內形成第二介質層,不留空隙;
8)刻蝕第二介質層,U型結構中仍保留一部分第二介質層不被刻蝕掉;
9)刻蝕步驟6)所淀積的重摻雜多晶硅,形成最終的U型重摻雜多晶硅結構;
10)在槽結構內形成第三介質層,不留空隙;
11)刻蝕第一介質層、第二介質層與第三介質層,使其上表面高于U型重摻雜多晶硅上表面;
12)形成柵介質層,之后在柵介質層之上淀積一層多晶硅;
13)干法刻蝕步驟12)所淀積的多晶硅,使上表面的多晶硅被刻蝕掉,只保留側壁的多晶硅;
14)淀積介質層,填充步驟13)所保留的側壁的多晶硅之間的間隙;
15)形成第二導電類型阱區與第一導電類型重摻雜源區,形成第四介質層,在第一導電類型重摻雜源區與第二導電類型阱區內打孔,形成第二導電類型重摻雜區,注入金屬并引出電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177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