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20208.1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5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長欣車輛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23 | 分類號: | C03B23/023 |
| 代理公司: | 南京業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 地址: | 221416 江蘇省徐***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玻璃 二次 加熱 成形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汽車玻璃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所述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包括:進行汽車玻璃的第一次熱彎處理;進行汽車玻璃的熱彎監測控制;進行汽車玻璃的第二次熱彎處理;通過調整設備調整半成品玻璃板的均勻性、黏度和液面,逐漸冷卻降溫,即可制得汽車曲面玻璃成品。本發明提供的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通過二次加熱有效的減少玻璃的光畸變,提高玻璃的光學性能,減少玻璃報廢的情況,提高成品率,實現玻璃表面無接觸地高溫加熱到需要的彎曲形狀。同時,本發明提供的滿足大球面、大拱高、側邊輪廓曲率變化大的玻璃產品的型面,吻合度和光學等質量與性能的要求,提高成品率的改進型的汽車玻璃熱彎成型模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玻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用夾層玻璃的現有加工技術中,有時希望通過先加熱這些汽車玻璃然后再進行一個成型操作或者其他任何合適的操作,對于不同特性玻璃對的加熱主要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一是對于不同特性的大小片,在同一種傳送系統中,分別根據大小片特性調整加熱參數分別加熱,即可先根據大片特性調整大片加熱參數,所有大片集中進行加熱后成型,再根據小片特性調整小片加熱參數,所有小片集中進行加熱后成型;二是通過將輻射加熱與對流加熱結合,同時根據玻璃不同特性,設置對流空氣所加壓力相對時間的輪廓線,從而實現在一個傳送系統上交替地加載兩組特性不同的玻璃板,且每組玻璃板加熱不同。
生產雙曲面的汽車玻璃的方法主要是自重成型法和壓迫成型法,部分特殊形狀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且對品質的要求日益嚴格。如果將汽車玻璃進行單一的平躺臥式加熱彎曲,因汽車玻璃的重量全部由環形模具支持玻璃四周邊部,當玻璃加熱至高溫軟化時,便無法消除支撐接觸點的痕跡,平時因為前后擋風和部分固定門窗玻璃的四周是用膠條包裹而至牙印影響不大,但對于活動門窗玻璃和要求較高的汽車玻璃產品影響較大。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
(1)汽車用夾層玻璃的現有加工技術中,由于大片和小片是分開加熱的,容易造成大小片匹配程度不高,配對時有開口;
(2)因汽車玻璃的重量全部由環形模具支持玻璃四周邊部,當玻璃加熱至高溫軟化時,便無法消除支撐接觸點的痕跡。
(3)因為前后擋風和部分固定門窗玻璃的四周是用膠條包裹而至牙印影響不大,但對于活動門窗玻璃和要求較高的汽車玻璃產品影響較大。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所述汽車玻璃二次加熱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進行汽車玻璃的第一次熱彎處理:將厚度為N毫米的玻璃板毛坯平行放置于汽車玻璃門窗爐內的加熱平臺上;進行平放高溫加熱,高溫加壓、加熱至所述玻璃板毛坯的最大曲率半徑為800~1000毫米,以對所述玻璃板毛坯進行初次熱彎;將初次加熱后的所述玻璃板毛坯放置于汽車玻璃立式爐內,按豎直方向進行高溫加壓、加熱,制得半成品玻璃板;
步驟二,進行汽車玻璃的熱彎監測控制:安裝熱彎監測裝置;在汽車玻璃的熱彎處理過程中,通過熱彎監測裝置搭載的攝像頭調整Z軸坐標為H,記錄X、Y軸坐標,進行熱彎處理拍攝;運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對所拍攝圖像進行處理,經過計算得出偏差像素值以及實際距離偏差值;將測量值通過無線信號傳給接收裝置,由接收裝置將測量出的偏差值傳輸至汽車玻璃門窗爐和/或汽車玻璃立式爐,并修正加工程序,實時監測控制汽車玻璃的熱彎處理過程;
步驟三,進行汽車玻璃的第二次熱彎處理:將所述半成品玻璃板置于模具內,對所述半成品玻璃板進行成型加熱;通過調整設備調整半成品玻璃板的均勻性、黏度和液面,逐漸冷卻降溫,即可制得汽車曲面玻璃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長欣車輛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長欣車輛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202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