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18393.0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45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何青松;于敏;潘輝;張昊;尹國校;吳雨薇;孫正;田成博;陸吉;趙澤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K3/24 | 分類號: | F16K3/24;F16K3/30;F16K27/04;F16K3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國強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聚氯乙烯 凝膠 驅動 微型 伺服 | ||
1.一種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包括聚氯乙烯凝膠封裝體(1)、傳動桿(3)、連接器(5)、缸體(7),其中:所述聚氯乙烯凝膠封裝體(1)、連接器(5)、缸體(7)依次相連為一體,所述聚氯乙烯凝膠封裝體(1)內設置有聚氯乙烯凝膠驅動單元(2),連接器(5)內設置有直線軸承(6),缸體(7)內設置有滑閥(8);所述傳動桿(3)由相互連接的底座(3-1)和圓柱形長桿(3-2)組成,傳動桿(3)的底座(3-1)與聚氯乙烯凝膠驅動單元(2)相連,底座(3-1)與直線軸承(6)之間設置有圓環形的彈性體(4),彈性體(4)處于預壓狀態,傳動桿(3)的圓柱形長桿(3-2)依次穿過彈性體(4)、直線軸承(6),其端部與滑閥(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凝膠驅動單元(2)由數層聚氯乙烯凝膠驅動層(2-1)疊加而成,每層聚氯乙烯凝膠驅動層(2-1)由兩片聚氯乙烯凝膠薄膜(2-1-2)、夾在兩片聚氯乙烯凝膠薄膜(2-1-2)之間的金屬網(2-1-1)、以及貼附在兩片聚氯乙烯凝膠薄膜(2-1-2)另一面的金屬箔片(2-1-3)組成,其中,金屬網(2-1-1)作為陽極,金屬箔片(2-1-3)作為陰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凝膠薄膜(2-1-2)通過增材制造技術或澆筑成型技術制備得到,厚度大于等于0.3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凝膠薄膜(2-1-2)由以下步驟制備得到:由聚氯乙烯、增塑劑、PVC穩定劑和環氧大豆油以質量比(1:5:0.2:0.2)-(1:9:0.2:0.2)的比例混合均勻后,于溫度180°油浴加熱,并以勻速將混合溶液攪拌至均勻透明,然后澆筑在玻璃培養皿內,自然冷卻,即得到柔軟透明的聚氯乙烯凝膠薄膜。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網(2-1-1)目數為8目-40目,厚度為200μm-700μm;所述金屬箔片(2-1-3)厚度為50μm-500μm,金屬網(2-1-1)和金屬箔片(2-1-3)的材質為銅、鋅、鋁或不銹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5)中間開有通孔(5-1),直線軸承(6)過度配合安裝在通孔(5-1)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凝膠封裝體(1)、連接器(5)和缸體(7)的端面都設有法蘭結構,并通過連接螺釘(9)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桿(3)的長桿(3-2)末端設置有外螺紋,滑閥(8)中間開有螺紋孔(8-1),長桿(3-2)末端與螺紋孔(8-1)通過螺紋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缸體(7)側壁開設有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7-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氯乙烯凝膠驅動的微型伺服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體(4)的材質為聚氨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839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