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18133.3 | 申請日: | 2021-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3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郭鍵;馬海賓;趙彥嶺;韓新文;李炳岳;盧淑艷;郭建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梁建龍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3/04 | 分類號: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8;C21C5/36;C21C7/00;C21C7/06;C21C7/10 |
| 代理公司: | 山西星火合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3 | 代理人: | 楊陳鳳 |
| 地址: | 032100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升 軸承鋼 澆注 性能 生產 方法 | ||
1.一種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過控制轉爐出鋼過程和LF爐精煉初期鋼包渣為二元高堿度渣,充分進行Al2O3變性反應,LF爐精煉中期開始加入硅鐵和硅鐵粉,將以CaO-Al2O3-SiO2為核心的三元精煉渣系進行大范圍組分調整,將殘余的高熔點Al2O3和xCaO·yAl2O3變性為三元低熔點夾雜物,避免在方坯澆注過程中產生水口結瘤問題,在不使用鈣處理工藝條件下,實現高鋁軸承鋼鋼水連續澆注15-20爐,同時實現夾雜物中B類、D類非金屬夾雜物≤1.0級,Ds類非金屬夾雜物≤0.5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鋼的生產工藝流程為鐵水預脫硫→轉爐→LF爐→RH爐→方坯連鑄機;轉爐冶煉控制過程:采用頂底復吹轉爐,出鋼過程加入鋁塊、增碳劑、硅鐵、錳鐵、鉻鐵合金進行脫氧合金化,轉爐出鋼2/3時加入高堿度預熔渣和石灰;LF爐精煉控制過程:LF爐處理周期控制在35-45分鐘,LF爐加熱開始后加入石灰,LF爐處理開始后5~15分鐘時根據LF爐鋼水進站成分進行喂鋁線操作,LF爐只進行一次喂鋁線操作,LF爐處理開始后15~20分鐘向精煉渣面均勻撒入硅鐵粉和石英砂造渣,同時向鋼水中加入硅鐵合金;
RH爐精煉控制過程:RH精煉過程控制真空度≤150Pa,純處理時間≥30min,RH爐處理結束不進行鈣處理,軟吹氬時間≥10min,軟吹流量20-50NL/min,降低鋼中夾雜物含量,處理結束后進行吊至方坯連鑄機進行澆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爐冶煉控制過程中,冶煉終點鋼水中溶解氧含量≤400ppm,該控制過程后LF爐進站鋼水成分要求為Al≥0.045%,Si≤0.10%,預熔渣和石灰加入量均為3.0~4.0kg/噸鋼,控制鋼包渣二元堿度在6.0~9.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爐精煉控制過程中,石灰加入量為3.5~4.5kg/噸鋼,精煉渣二元堿度在10.0~14.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爐精煉控制過程中,喂鋁線操作后控制鋼水成分中Al在0.045%~0.055%,控制鋼水成品鋁在0.020%~0.03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爐精煉控制過程中,硅鐵粉加入量0.6~1.2kg/噸鋼,石英加入量0.5~0.8kg/噸鋼,控制精煉渣二元堿度在2.0~3.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F爐精煉控制過程中,硅鐵合金加入量為0.8~1.5kg/噸鋼,控制鋼水成品Si含量在0.20%~0.3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LF爐精煉控制后的LF爐終渣組分CaO:40%~50%,SiO2:15%~20%,Al2O3:20%~25%,MgO:5%~9%。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高鋁軸承鋼澆注性能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鋼是以GCr15為主的高鋁高碳鉻軸承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梁建龍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呂梁建龍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813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