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爐煤氣精脫硫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6115.1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29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孟昭勤;楊鳳嶺;呂揚;管闖;呂斌;王國威;尹鵬;許治丹;呂和武;孫德山;仇洪波;呂和興;類振;劉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2 | 分類號: | B01D53/8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趙敏玲 |
| 地址: | 250301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爐 煤氣 脫硫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塔、位于反應塔內填充有觸媒且由下至上依次間隔布置的第一觸媒層、第二觸媒層和第三觸媒層,導向通道貫穿且隔離第二觸媒層,反應塔外側壁上設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第一入口用于依次穿過第一觸媒層、導向通道、第三觸媒層后連通反應塔出口,第二入口用于依次穿過第二觸媒層、第三觸媒層后連通反應塔出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觸媒層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頂部和底部均為格柵,頂部格柵、底部格柵之間形成第一存儲腔,第一入口位于第一存儲腔的下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的格柵均沿水平方向分布,第一支架的格柵周向連接反應塔內壁,形成圓柱狀第一存儲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觸媒層包括圓柱狀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外圓周面貼合反應塔內壁,內圓周面形成導向通道,第二支架形成沿軸向依次分布的第二存儲腔和連通第二入口的第二入口腔,第二存儲腔與第二入口腔之間設有格柵。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通道與第二存儲腔、第二入口腔相隔離,導向通道下端包括自下而上直徑依次減小的錐形通道,第二入口位于第一觸媒層、第二存儲腔之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觸媒層包括下端面封堵、圓周面鏤空的圓筒狀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形成第三存儲腔,第三支架與反應塔同軸布置,第三支架外圓周面和反應塔內側壁之間間隔布置,用于使煤氣沿徑向依次穿過第三支架外圓周面、第三支架內圓周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連接反應塔內壁,第三支架內圓周面形成用于連通反應塔出口的排氣通道,第三支架外圓周面下端與反應塔內側壁之間設有格柵,用于對進入第三支架與反應塔之間的煤氣進行整流。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觸媒層、第二觸媒層和第三觸媒層均布置有卸料出口和填料入口。
9.一種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方法,利用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觸媒層、第二觸媒層和第三觸媒層內填充觸媒,分別向第一入口、第二入口輸入高爐煤氣;
第一入口輸入的高爐煤氣與第一觸媒層反應后,通過導向通道輸入到第三觸媒層下方空間,第二入口輸入的高爐煤氣與第二觸媒層反應后,輸入到第三觸媒下方空間并與第一入口輸入的高爐煤氣匯聚;
匯聚后的高爐煤氣依次穿過圓柱狀第三觸媒層的外圓周面、觸媒、內圓周面后,通過第三觸媒層內圓周面形成的排氣通道輸出到反應塔頂部;
經由反應塔出口將高爐煤氣輸出到反應塔外。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爐煤氣精脫硫反應方法,其特征在于,匯聚后的高爐煤氣沿第三觸媒層的徑向穿過第三觸媒層,并與第三觸媒層內的觸媒反應后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國舜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611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