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方法、系統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5383.1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023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剛;孫鴻斌;劉龍濤;彭海龍;趙增振;陳澤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9/32;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秉文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59 | 代理人: | 張文武;陳少麗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虛擬 數據 安全 態勢 監測 方法 系統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方法、系統及設備,該方法包括:通過采集待監測的虛擬云的運行信息建立所述虛擬云的地址信標;對所述地址信標以及對應的虛擬云主機的數據進行簽名;根據所述地址信標對所述虛擬云進行監測,當監測到第一地址信標滿足預設的越界條件時,則對所述第一地址信標進行簽名驗證;若所述第一地址信標簽名驗證通過且根據預設數據泄露模型確定所述第一地址信標對應的虛擬云主機存在數據泄露風險時,阻斷對所述第一地址信標對應的虛擬云主機的數據讀取以防止數據泄露。本發明實施例能夠有效解決虛擬云發生云空間漂移時如何準確評估風險,防止數據泄露等安全性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技術領域,尤指一種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方法、系統及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虛擬云技術的不斷發展,私有云、異構云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家對政企云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接入政企私有云的單位劇增,部署系統越發復雜,云主機數量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給云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網絡安全時間層出不窮,使得計算機網絡面臨嚴峻的安全問題。
虛擬云應用過程中,數據識別和風險管理成為擁有私有云政企面臨的巨大挑戰。尤其在云服務發生云空間漂移時,可能造成地址非法讀取,進而導致數據泄露等問題,因此如何全方位了解云主機中的數據是否存在非法讀取的風險,評估風險在虛擬云中的影響分布,有效解決風險隱患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虛擬云發生云空間漂移時如何準確評估風險,防止數據泄露等安全性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采集待監測的虛擬云的運行信息建立所述虛擬云的地址信標;
對所述地址信標以及對應的虛擬云主機的數據進行簽名;
根據所述地址信標對所述虛擬云進行監測,當監測到第一地址信標滿足預設的越界條件時,則對所述第一地址信標進行簽名驗證;
若所述第一地址信標簽名驗證通過且根據預設數據泄露模型確定所述第一地址信標對應的虛擬云主機存在數據泄露風險時,阻斷對所述第一地址信標對應的虛擬云主機的數據讀取以防止數據泄露。
可選地,所述通過采集待檢測的虛擬云的運行信息建立所述虛擬云的地址信標,包括:
通過預先安裝的探針采集所述虛擬云主機的第一運行信息;
按照網域實時采集部署有所述虛擬云主機的各網域中的物理機的第二運行信息;
依據所述第一運行信息和第二運行信息對所述虛擬云建立地址信標;
其中,所述地址信標包括所述第一運行信息與所述第二運行信息的對應關系。
可選地,所述第一運行信息,包括:虛擬云主機的中央處理器CPU、內存以及磁盤的運行信息;所述第二運行信息,包括:物理服務器的CPU、內存以及磁盤的運行信息。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地址信標對所述虛擬云進行監測,具體包括:
依據所述虛擬云的歷史系統日志、部署所述虛擬云的物理機的歷史運行信息,得到所述虛擬云對應的異常狀態;
參照所述異常狀態,對所述虛擬云的地址信標進行監測。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基于虛擬云的數據安全態勢監測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建立單元、簽名驗證單元、監測單元、處理單元;其中,
所述建立單元,用于通過采集待監測的虛擬云的運行信息建立所述虛擬云的地址信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安信天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53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路基護坡可調式精準定位裝置
- 下一篇:一種脊椎圖像分割與識別方法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