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5066.X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68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魏煥衛;顧昆;崔亮;鄭曉;李青原;李敏;武韜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23/00;E02D3/00;E02D3/08;E02D3/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歡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固 托換逆作 沉井 支護 結構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及施工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沉井結構中土體開挖難度大的問題,具有降低施工難度,減小沉井沉降的有益效果,具體方案如下: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包括沉井井壁和內部灌注水泥漿的支撐樁,沉井井壁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多節井壁,井壁為現場混凝土澆筑件,相鄰兩節井壁之間設置水泥漿凝固體,井壁與同其相鄰的水泥漿凝固體通過澆筑混凝土連接,支撐樁設有多根,井壁的每一側均設置支撐樁,每一支撐樁分為多段,每一段設于對應節井壁內,且最底部的支撐樁超出沉井井壁底部設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工程領域,尤其是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了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技術信息,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如今城市發展迅猛,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為了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水平,作為地下管線體系的始發井和接收井,沉井施工在城市建設中顯得愈加重要。傳統的沉井施工方法是在地表預制筒狀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基坑坑壁的支撐,通過井壁的圍護作用,在井筒內部開挖取土,并在其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待達到設計要求標高后進行底部和內部結構施工。沉井施工不需復雜的機具設備,相對于大開挖,可減少挖、運和回填的土方量,并且在城市場地有限的情況下,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有效提高了地下空間的利用率。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沉井施工方法的劣勢主要存在下沉速度不均衡,預制塊運輸困難等。
國內相關機構針對沉井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提出了多種沉井支護結構的施工方法。申請號為200910070494.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型地下構筑物外壁逆作施工方法,發明人發現,此施工方法雖然有效加快了施工進度,但加大開挖取土的難度,且鋼筋在現場集中加工制作,增加了現場施工作業的工作量,同時由于采用需要多次焊接的定型鋼模板裝置,導致支模過程操作繁瑣,施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能夠保證沉井的位置精度和施工質量,減小沉井外壁的沉降,有效解決現有沉井施工方法的施工難度大,周期長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包括沉井井壁和內部灌注水泥漿的支撐樁,沉井井壁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多節井壁,井壁為現場混凝土澆筑件,相鄰兩節井壁之間設置水泥漿凝固體,井壁與同其相鄰的水泥漿凝固體通過澆筑混凝土連接,支撐樁設有多根,井壁的每一側均設置支撐樁,每一支撐樁分為多段,每一段設于對應節井壁內,且最底部的支撐樁超出沉井井壁底部設置。
上述的沉井支護結構,沉井井壁分多節井壁設置,可有效減小土體開挖的難度,相應縮短施工周期,支撐樁設于井壁底部能有效減小沉井井壁沉降,增強沉井支護結構的穩定性保證安全施工,通過支撐樁的設置,方便了井壁的開挖,也保證了施工過程中整個結構的垂直度。
如上所述的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為了進一步降低土體開挖及井壁施工作業的難度,所述沉井井壁的外周側與基坑土體接觸;
所述支撐樁為鋼管樁,且支撐樁為被切割的支撐樁,被切割之前的支撐樁設置開孔,沿著支撐樁的高度設有多層開孔,通過支撐樁注漿以形成所述的水泥漿凝固體,支撐樁及其開孔形成注漿通道,使得開挖面形成注漿體,而且其能夠對形成的水泥漿凝固體起到承托作用。
如上所述的一種注漿加固土體的托換逆作沉井支護結構,為了便于井壁現場施工成型,每一節所述井壁靠近基坑的一側設有鋼絲網,鋼絲網與插入至基坑土體中的固網件連接,固網件可有效保證鋼絲網設置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50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