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12257.0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3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施振海;沈易楠;王芳;孫建麗;張華倩;黃小芬;吳國強;王杰;蔡小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17/14 | 分類號: | E04H17/14;E04H17/20;E04H17/22;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義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尹科峰 |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工程施工 用臨邊 生態 護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包括欄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欄體包括警示底板、中空欄桿和中空頂管,所述中空欄桿均勻分布在所述警示底板與所述中空頂管之間,所述中空頂管上設有水分配盒,所述水分配盒通過導液管與所述中空頂管內腔相通,所述中空欄桿與所述中空頂管內腔相通,所述中空欄桿的側面設有固定通孔,相鄰兩個所述欄體之間連接有固定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樁的底部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安裝沉孔,所述固定樁的兩側均設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底部設有插柱,所述中空頂管的兩側均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有安裝基座,所述安裝基座上設有與所述插柱相對應的插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底板上設有定位凹槽,所述中空欄桿的底部設有與所述定位凹槽相對應的定位凸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欄桿的頂部設有螺紋管頭,所述中空頂管的底部設有與所述螺紋管頭相對應的螺紋凹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頂管的底面上設有與所述螺紋管頭相對應的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通過套環套設在所述中空頂管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頂管通過U型座固定所述水分配盒,所述U型座的一側設有夾管座,所述夾管座上分別設有第一開口管夾和第二開口管夾,所述第一開口管夾與所述第二開口管夾相互垂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管座的一側設有固定螺桿,所述U型座的側面設有與所述固定螺桿相對應的安裝螺孔。
9.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組裝欄體:
⑴將中空欄桿頂部的螺紋管頭擰入到中空頂管底部的螺紋凹孔內,直至中空欄桿的頂面與中空頂管底面上的密封圈抵觸,使得中空欄桿固定在中空頂管上;
⑵將中空欄桿底部的定位凸塊插入到警示底板上的定位凹槽內,使得中空欄桿限位在警示底板上;
⑶在中空頂管的U型座上安裝水分配盒,通過導液管連接水分配盒與中空頂管;
(b)布置欄體:
⑴參照施工設計圖,在施工現場劃出施工紅線,根據施工邊線向外偏移1~1.5m,用石灰粉標出布置路線,確定圍護區域;
⑵通過安裝板上的套環套住中空頂管的端頭,使得安裝板限位在中空頂管上;
⑶將固定樁側面的固定塊底部的插柱從上往下插入到安裝板的安裝基座上的插孔內,使得一根固定樁同時連接兩個欄體,組成兩組防護墻;
⑷將防護墻沿著石灰粉線放置,在轉角處通過一個固定樁將兩道防護墻側面的安裝基座進行連接,使得兩組防護墻圍合成環狀;
⑸在位于轉角處的固定樁底部的安裝座上安裝地腳螺栓或插設鋼筋,使得固定樁就地固定;
(c)布置管路:在圍護區域內,將儲水箱與抽水泵通過管路進行連接,將抽水泵通過管路與送水環管進行連接,在送水環管上安裝輸水管,將輸水管與水分配盒進行連接;
(d)布置植物:將綠蘿或常春藤螺旋纏繞在每根中空欄桿上,在同一個欄體上,通過兩根鐵絲將各根中空欄桿綁扎在一起,使得綠蘿或常春藤的根部和頭部固定在中空欄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臨邊生態防護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在水分配盒連接輸水管前,先將夾管座一側的固定螺桿轉入到U型座側面的安裝螺孔內,保持夾管座上的第一開口管夾朝上,使得夾管座限位固定在U型座上,然后將輸水管與水分配盒進行連接,通過夾管座上的第一開口管夾和第二開口管夾同時夾住輸水管的管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深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225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