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廢舊輪胎再造方法及利用其制作成的輪胎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11408.0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3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慧芳;王慧超;王雪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慧芳 |
| 主分類號: | B60R9/00 | 分類號: | B60R9/00;B60C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廢舊 輪胎 再造 方法 利用 制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舊輪胎再造方法,包括在舊輪胎的內部增設加固層以及彈性層,以及在舊輪胎的內部填充彈性填充物,在加固層的外部纏繞一緊固帶,緊固帶貼附在舊輪胎的內壁面上。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改良型輪胎,包括輪胎主體和輪轂,主體包括外輪胎和內胎,內胎與外輪胎之間依次設有支撐層、加固層和彈性層,彈性層上設有緊固層;加固層設為至少兩個,且夾設在彈性層的上下兩側;加固層固接在支撐層上,遠離內胎方向的加固層與外輪胎壓接。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輪胎容易扎破以及發生氣爆頻繁的問題,從而可廣泛應用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廢舊輪胎再造方法及利用其制作成的輪胎。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針對輪胎在使用后一般是直接拋棄或直接回廠再造,從而形成新的輪胎,實現循環利用。這過程中對生產工藝有一定的要求,且需要耗費較多的生產成本,再造周期較長。并且,有些輪胎在使用的過程中只是局部有磨損,直接將其拋棄并置換新的輪胎來使用的話,較為可惜,且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麻煩。
因此,一種能夠針對舊輪胎進行局部改造、從而實現重復利用的技術有待提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廢舊輪胎再造方法,包括在舊輪胎的內部增設加固層以及彈性層,以及在舊輪胎的內部填充彈性填充物,在所述加固層的外部纏繞一緊固帶,所述緊固帶貼附在舊輪胎的內壁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舊輪胎包括外輪胎和內胎,所述加固層固接在內胎的外壁面上,所述彈性層設于兩加固層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外輪胎的內側填充有支撐層,所述支撐層用于固接彈性層。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改良型輪胎,所述輪胎為上述所述的輪胎,包括輪胎主體和輪轂,所述主體包括外輪胎和內胎,所述內胎與外輪胎之間依次設有支撐層、加固層和彈性層,所述彈性層上設有緊固層;所述加固層設為至少兩個,且夾設在彈性層的上下兩側;所述加固層固接在支撐層上,遠離所述內胎方向的加固層與外輪胎壓接;所述加固層和緊固層均設為環形,并環繞內胎一周;所述彈性層與支撐層均設為弧形帶狀,并環繞內胎的預定長度部分。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包括固接在加固層外側的卡接柱、與卡接柱相互卡接的彈簧,所述彈簧的另一端抵住加固層的內側。
進一步地,所述彈簧和卡接柱均設為若干個,并間距固接在加固層上;所述卡接柱設為圓柱狀;所述卡接柱的非卡接端穿過加固層并固接在支撐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加固層設為柔性結構,所述加固層通過位于其兩端部的連接扣相連接;所述支撐層的截面形狀與內胎的截面形狀一致,并設為兩個,另外一支撐層位于彈簧與加固層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加固層、支撐層二者的寬度均與內胎一致;兩所述加固層之間填充有彈性填充物。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
通過在輪胎中的內胎與外胎之間增設支撐層、彈性層以及加固層和緊固層,從而達到了對舊輪胎的重復利用,延長其使用壽命,并使其具有一定的防爆性能,減少扎破的幾率,提高其實用性;
通過將使用一段時間的舊輪胎進行重復利用,并在進行加固后連同外胎將其裝設到輪轂上,從而達到了降低回收生產成本、提高其經濟性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慧芳,未經王慧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14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