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11115.2 | 申請日: | 2021-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59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振通;趙春明;李磊;周能輝;張建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易鼎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15/20 | 分類號: | B60L15/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麗萍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蠕行 行駛 階梯 扭矩 控制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主要是通過整車控制器監測檔位信號、加速踏板信號、制動踏板信號、車速、電機轉速、電機實際輸出扭矩信號,根據監測到的上述信號確定車輛是在蠕行工況中,并通過采集到的信號判斷是否出現車速不滿足蠕行目標車速的情況,通過設定的多階梯段扭矩平滑輸出,一旦出現車速低于或高于蠕行目標車速,整車控制器自行在設定好的扭矩控制階梯段內運行至更高或更低階梯段的設定扭矩,實現扭矩的平滑增加及減小,保持車輛目標車速的穩定,實現坡路路況下的車輛自行前進蠕行運行。本發明方法可以合理利用電機的驅動及電制動特點,減少了駕駛員的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控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汽車的購買能力也有很大地提升,使我國的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從國情出發需要我們加大對電動汽車的研發力度。由于電動乘用汽車是通過電機輸出扭矩工作,實現車輛行駛要求且車輛普遍具備蠕行行駛功能。
現階段乘用車蠕行行駛功能均采用車速作為目標單一的扭矩控制輸出形式,當車輛蠕行行駛至小型坡路或減速帶時,車輛會由于已設定單一扭矩控制最大值而無法達到繼續前進的目的?;蛴捎谛旭傇谙缕侣窙r,未利用電機電制動的特點,即使無任何扭矩輸出,同樣由于車輛的慣性會導致蠕行工況下車速高于設定的蠕行目標車速。需駕駛員人為踩踏加速踏板通過,或通過踩踏制動踏板降低蠕行車速,增加了駕駛員過多的操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為了便于駕駛員對車輛的操作,合理利用電機的驅動及電制動特點,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在高于或低于蠕行目標車速后,通過設定不同坡度路況蠕行段的控制扭矩,實現多種坡路的上坡及下坡的蠕行扭矩控制,使車輛蠕行車速更穩定,減少駕駛員的操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整車具備蠕行行駛功能,車輛處于前進擋、無駕駛員加速及制動需求;其特征在于:通過整車控制器監測檔位信號、加速踏板信號、制動踏板信號、車速、電機轉速、電機實際輸出扭矩信號,根據監測到的上述信號確定車輛是在蠕行工況中,并通過采集到的信號判斷是否出現車速不滿足蠕行目標車速的情況,通過設定的多階梯段扭矩平滑輸出,實現坡路路況下的車輛自行前進蠕行運行。
進一步講,本發明所述的電動汽車蠕行行駛的多階梯段扭矩控制實現方法,其中:
蠕行目標車速以整車設計為準,蠕行各階段控制扭矩及負扭矩目標值的設定及平滑濾波的系數以各車輛實際標定為準;整車控制器依據設定好的蠕行目標車速,進行多階梯段扭矩控制,一旦出現車速低于或高于蠕行目標車速,整車控制器自行在設定好的扭矩控制階梯段內運行至更高或更低階梯段的設定扭矩,實現扭矩的平滑增加及減小,保持車輛目標車速的穩定。
當車輛從靜止狀態逐漸加速至蠕行目標車速或是車輛進入坡路或減速帶時,整車控制器通過設定的蠕行目標階梯扭矩輸出值,在多個扭矩控制階梯段內通過扭矩階梯過渡系數的平滑控制扭矩輸出,增加或減小扭矩,使車輛不會出現由于單一設定扭矩不足而車輛停止不前或車速過高,從而滿足車輛的穩定行駛。
當下坡蠕行中,如果車速過高,而控制的輸入扭矩已經降低至0Nm,則VCU通過預先標定設置的負扭矩過渡系數控制電機的目標輸入扭矩平滑地向設定的一個蠕行負扭矩目標值下降,運用電機的電制動功能實現車輛減速,使車輛繼續運行在需求的蠕行目標車速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易鼎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易鼎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111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