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9414.2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53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7 |
| 發明(設計)人: | 代靜;李財虎;趙雙宏;王文華;李紅俊;李淑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26 | 分類號: | G01N3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安少妮 |
| 地址: | 750411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色譜儀 連續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方法及裝置,該裝置包括:用于存儲原液的原液儲液瓶,用于對原液進行排氣除雜的超聲除雜裝置,用于暫存經過超聲除雜裝置處理的原液的緩沖瓶,與緩沖瓶底部E接口連接,并為液相色譜儀提供待測原液的供液瓶,該裝置通過液位傳感器檢測液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供液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裝置,還涉及一種用于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液相色譜儀連續檢測工作的效率與原液儲液瓶中存儲流動相多少相關,而原液儲液瓶中存液多少與儲液瓶的體積大小有關。在大批量樣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由于流動相的消耗使得原液儲液瓶中流動相不斷減少,當液面在泵頭附近時儀器必須停止工作,避免將氣體抽入液相色譜儀中,這是需要更換經過濾超聲處理過的新流動相。同時,在更換流動相的過程中會向檢測體系內混入氣體,儀器再次檢測前,需要重新經過排氣、基線穩定等環節,此操作過程耗費大量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用于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裝置。
該裝置包括:用于存儲原液的原液儲液瓶,用于對原液進行排氣除雜的超聲除雜裝置,用于暫存經過超聲除雜裝置處理的原液的緩沖瓶,與緩沖瓶底部E接口連接,并為液相色譜儀提供待測原液的供液瓶;
所述原液儲液瓶與超聲除雜裝置的進液端通過一號泵連接,超聲除雜裝置的出液端通過二號泵與緩沖瓶連接,緩沖瓶與供液瓶連接的管路上設有E口截止閥,E口截止閥位于E接口下部,再液體進入緩沖瓶后,確保E口截止閥和E接口處的空氣能順利向上排出緩沖瓶外;
供液瓶盛放有引流液,引流液需要人工進行超聲除氣,抽濾除雜處理,供液瓶的出液口與液相色譜儀連接,且供液瓶處于密封狀態,在液相色譜儀抽取供液瓶內的引流液時,導致供液瓶內壓力減小,緩沖瓶一側的液體在氣壓的作用下流入供液瓶,直至供液瓶與緩沖瓶兩端的壓力一致,再保證供液瓶處于密封狀態,沒有外界氣體進入的情況下,液相色譜儀從供液瓶抽取了多少毫升液體,緩沖瓶就會補充相應體積的液體。一號泵優選為計量泵,用于控制向抽濾漏斗單次供液的體積。
進一步地,超聲除雜裝置包括:位于上部進液端的抽濾漏斗,與抽濾漏斗的下方漏嘴連通的抽濾瓶,位于抽濾瓶下方的超聲振蕩儀,抽濾漏斗用于過濾原液,超聲振蕩儀用于排出原液中混合的氣泡。
進一步地,抽濾漏斗通過B接口與一號泵連接,抽濾瓶下層的D接口與二號泵連接,抽濾瓶的上層還設有C接口,C接口同樣與二號泵連接,抽濾時二號泵通過C接口抽出抽濾瓶內的氣體,使抽濾漏斗內的原液快速經過濾嘴過濾,進入抽濾瓶,向緩沖瓶供液時,也通過二號泵從D接口抽取處理后的原液。
進一步地,為了確保抽濾時,不會將未進行超聲振蕩處理的原液抽入緩沖瓶,抽濾瓶的最高液位低于C接口,為了避免將空氣在抽液的過程中混入經過超聲振蕩處理的原液,抽濾瓶的最低液位高于D接口。
進一步地,D接口與二號泵連接的管路上設有D口截止閥,C接口與二號泵連接的管路上設有C口截止閥。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連續供液,實時監控各瓶中液位情況,儲液瓶、抽濾瓶、緩沖瓶和供液瓶中均安裝著液位計,用于檢測各瓶中的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
進一步地,液位計通過通信線連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根據液位檢測狀態,控制一號泵和二號泵的啟停,以及C口截止閥、D口截止閥和E口截止閥的開閉。
本發明根據上述裝置,還提出了一種利用該裝置實現液相色譜儀連續供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提前配置足量的待測原液,并裝于原液儲液瓶中,將原液儲液瓶內的待測原液通過一號泵抽入抽濾漏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未經寧夏計量質量檢驗檢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94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