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泄漏液體導流的水平中開泵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9376.0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29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金法;段肖雪;李永樂;許文靜;王亮亮;張高正;劉慧娟;程建強;張世存;張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天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F04D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史曉麗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泄漏 液體 導流 水平 中開泵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平中開泵,具體涉及一種實現泄漏液體導流的水平中開泵,解決了現有水平中開泵的密封方式不能兼顧工藝加工簡單、低成本、可靠性好的問題。泵體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兩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或者,泵蓋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兩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或者,泵體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泵蓋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的另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渦室流道兩側導流槽的數量相等,每側導流槽設置在該側螺栓孔與渦室流道之間。每側導流槽的起始端均靠近機械密封腔,其導出端與吸入腔相通。通過以疏代堵的方式,通過導流槽使泄漏液體導流至吸入腔,降低水平中開泵中開面的密封難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平中開泵,具體涉及一種實現泄漏液體導流的水平中開泵。
背景技術
水平中開泵具有快速更換轉子部件、易損件的結構特點,可以縮短泵的檢修維護時間,而中開面密封技術及密封能力是限制水平中開泵應用的一個主要方面。同時,中開泵泄漏的主要表現形式為中開面滲漏。
目前中開面密封的主要方式為硬對硬金屬密封、平墊密封、涂膠密封等,這三種方式的密封對中開面密封有一定的效果。硬對硬金屬密封對工藝和加工能力要求極高,一般工藝很難實現;平墊密封除了要求加工工藝,成本也非常高;涂膠密封在三者中較為經濟但可靠性較差,關鍵泵較少使用。
發明的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水平中開泵的密封方式不能兼顧工藝加工簡單、低成本、可靠性好的問題,而提出一種實現泄漏液體導流的水平中開泵。
本發明的構思是:
使用封堵的方式防止中開面泄漏比較困難,轉換密封思路,對泄漏液體進行收集疏導,對泄漏到中開面上的介質進行導流,使其流入吸入腔中,以疏代堵,使泄漏液體避免進入大氣側,從而使泵輸送的介質與大氣側隔離,達到密封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實現泄漏液體導流的水平中開泵,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泵體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兩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
或者,泵蓋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兩側均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
或者,泵體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泵蓋的中開面上,渦室流道的另一側設置有至少一個導流槽;
所述渦室流道兩側導流槽的數量相等;
每側導流槽設置在該側螺栓孔與渦室流道之間;
每側導流槽的起始端均靠近機械密封腔,其導出端與吸入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泵體和/或泵蓋中渦室流道任意一側的導流槽數量均不少于兩條,且并排設置。
進一步地,并排導流槽的間距為5mm。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在渦室流道兩側均設置有一條時,導流槽的起始端位于機械密封腔與其相對應螺栓孔最短距離的1/2處;
所述導流槽距相應螺栓孔的距離為螺栓孔直徑的1/2。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的起始端與機械密封腔距離為d,d=10±1mm。
進一步地,還包括與導流槽相通的壓力表或壓力開關。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或V形或矩形。
進一步地,所述半圓形溝槽的半徑為30+0.5mm。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的起始段和/或導出段與渦室流道的中心軸的夾角為90±10°。
進一步地,所述導流槽自起始端至導流端槽寬或槽深逐漸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天泵業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航天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93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