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9014.1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134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5 |
| 發明(設計)人: | 陶炳俊;黃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 | 分類號: | G02F1/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053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局部 背光 響應 延遲 量化 評測 系統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系統,包括:測試控制終端、示波器以及光敏傳感器,示波器與測試控制終端以及光敏傳感器連接;測試控制終端,與待測顯示設備連接,用于通過對待測顯示設備的顯示狀態進行控制,以模擬形成相應的顯示測試環境;示波器,顯示待測顯示設備在當前顯示測試環境下對應的電信號時序圖;還顯示光敏傳感器采集的亮度信息對應的相應的亮度信號時序圖;測試控制終端,用于根據在各顯示測試環境下接收到的信號時序圖,確定待測顯示設備中局部背光的響應延遲信息。利用該系統,保證了響應延遲量測的高準確性;達到了量測結果可復現性高的效果;實現了響應延遲問題的快速定位。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顯示屏相關設備中往往設計有局部背光(Local?Dimming)亮度控制功能。對于具備局部背光的顯示設備,其在工作時,需要局部背光的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的開關時序以及亮度控制實時跟隨顯示屏內容變化而變化。即,局部背光需要與顯示屏的顯示密切同步,以此來避免在顯示內容變化時的響應延遲。
由此,為避免局部背光的響應延遲對顯示屏顯示效果的影響,一般會在出廠之前對顯示設備的局部背光功能進行相應響應延遲評測。現有的評測方式為在顯示屏黑屏背景下,設置移動顯示的白色光斑,之后通過人為判定白色光斑移動之后原有區域是否存在延遲顯示來確定局部背光與顯示屏的顯示是否存在響應延遲。圖1給出了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現有評測示意圖,如圖1所示,顯示屏1的背景為黑屏,并呈現一個可移動白色光斑11,在白色光斑移動后,可以明顯看到白色光斑的原有所在區域12存在亮度上的延遲顯示,由此便判定局部背光存在響應延遲。
然而,現有評測方式存在的問題是:1)整個評測結果均人為主觀判定,無法對響應延遲進行具體量化;2)判斷結果因人而異,數據與結果可復現性很低;3)從判斷結果上無法識別由于哪部分設計導致的延遲,無法快速定位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系統,實現了顯示設備中局部背光的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局部背光響應延遲的量化評測系統,包括:測試控制終端、示波器以及光敏傳感器,所述示波器與所述測試控制終端以及光敏傳感器連接;
所述測試控制終端,與待測顯示設備連接,用于通過對所述待測顯示設備的顯示狀態進行控制,以模擬形成相應的顯示測試環境;
所述示波器,通過與當前顯示測試環境匹配的目標探頭,與所述待測顯示設備中的目標端連接,用于顯示所述待測顯示設備在當前顯示測試環境下對應的電信號時序圖;
所述光敏傳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待測顯示設備在當前顯示測試環境下具備的亮度信息,并傳遞給所述示波器顯示相應的亮度信號時序圖;
所述測試控制終端,用于根據在各顯示測試環境下接收到的電信號時序圖和/或亮度信號時序圖,確定所述待測顯示設備中局部背光的響應延遲信息,所述響應延遲信息中包括響應延遲原因以及響應延遲時間。
進一步地,測試控制終端,包括:
時序信息確定模塊,用于接收示波器在當前顯示測試環境下顯示的電信號時序圖和/或亮度信號時序圖,確定所述當前顯示測試環境下的時序差信息;
響應延遲確定模塊,用于根據各顯示測試環境下的時序差信息,確定所述待測顯示設備中局部背光相對顯示屏畫面內容變化時的響應延遲信息。
進一步地,測試控制終端還包括環境模擬控制模塊,
所述環境模擬控制模塊,具體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90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