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軟弱圍巖的光面爆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8634.3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04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茜;殷勝光;黃增財;白亞東;王耀強;楊幸福;郭振東;黃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工業大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42D1/00 | 分類號: | F42D1/00;F42D3/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鐵軍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軟弱 圍巖 光面 爆破 方法 | ||
1.一種隧道軟弱圍巖的光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爆破方法通過開設大直徑輔助掏槽孔,并在孔底裝填藥卷,藥卷上部設置水袋,孔口用水沙袋堵塞;該爆破方法采用聚能水壓周邊眼爆破的方式,通過聚能管的切縫將爆破沖擊波釋放并傳遞到巖壁上形成裂縫并且相互貫通,最終形成完整的圍巖松動圈;
所述大直徑輔助掏槽孔內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雷管(8)、藥卷(7)、水袋(5)和水沙袋(6);所述藥卷(7)與巖石為橫向不耦合設置,即橫向不耦合設置為藥卷7與巖石之間留有空隙,且用水袋填充;
所述大直徑輔助掏槽孔的排布方式為
第一掏槽孔(1),所述第一掏槽孔(1)設置在中心處,第一掏槽孔(1)采用滿裝藥結構;
K孔,所述K孔的數量為4個,且與第一掏槽孔(1)的距離為100-300mm,所述K孔周向分布在第一掏槽孔(1)的外側;K孔孔底裝0.3kg的藥卷;
第二掏槽孔(2),所述第二掏槽孔(2)的數量為4個,且第二掏槽孔(2)周向分布在第一掏槽孔(1)的外側,所述第二掏槽孔(2)與K孔的距離為150-350mm;第二掏槽孔(2)采用滿裝藥結構;
第三掏槽孔(3),所述第三掏槽孔(3)的數量為4個,且第三掏槽孔(3)周向分布在第一掏槽孔(1)的外側,所述第三掏槽孔(3)與K孔的距離為300-500mm;
第四掏槽孔(4),所述第四掏槽孔(4)的數量為4個,且第四掏槽孔(4)周向分布在第一掏槽孔(1)的外側,所述第四掏槽孔(4)與第三掏槽孔(3)的距離為500-700mm;
所述第一掏槽孔(1)和K孔首先同時起爆,第二掏槽孔(2)、第三掏槽孔(3)和第四掏槽孔(4)隨后一次起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軟弱圍巖的光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水壓周邊眼由孔底向孔口依次設置加強藥(13)、反向雷管(12)、聚能管(15)、周邊眼水袋(9)、周邊眼水沙袋(10);導爆管(11)穿過周邊眼水袋(9)、周邊眼水沙袋(10)連接到反向雷管(12);且反向雷管(12)置于加強藥(13)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軟弱圍巖的光面爆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管(15)由兩個形狀相同的半壁管組成,采用PVC管,管壁厚度為1.5-3.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工業大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北方工程有限公司;沈陽工業大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86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