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7660.4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58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鵬;楊楊;芮蘭蘭;林怡靜;譚清;付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驅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38 | 分類號: | G06Q20/38;G06Q20/40;G06F21/60;G06F21/64;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丁蕓;趙元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聯網 邊緣 計算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用戶終端,邊緣訓練節點,以及邊緣聚合節點;用戶終端,獲取以及發送物聯網的設備數據給邊緣訓練節點;邊緣訓練節點,利用所接收的設備數據,獲取以及加密設備數據對應的服務的參數;利用邊緣區塊鏈將加密后的參數共享給邊緣聚合節點;邊緣聚合節點,獲取并解密多個加密后的參數,對多個解密后的參數進行聚合得到優化參數;利用邊緣區塊鏈將優化參數共享給邊緣訓練節點;邊緣訓練節點,將優化參數發送給用戶終端;用戶終端,利用優化參數對優化參數對應的服務進行優化。本方案可以兼顧擴展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以及避免邊緣計算的數據不一致和數據泄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物聯網產生的大量設備數據在物理網的設備和分析工具之間共享,以便更好地服務用戶。為了應對在云服務器上進行數據分析時,設備需要與云服務器共享數據帶來的隱私和網絡開銷問題,往往以邊緣計算處理物聯網的設備數據。其中,邊緣計算包括:利用靠近設備數據源頭的邊緣節點執行針對設備數據的各類計算任務。這樣,可以直接在邊緣側處理設備數據,無需上傳至云服務器,從而減少隱私和網絡開銷問題。
但是,邊緣節點很可能是弱計算能力的設備,例如移動終端和可穿戴式設備等無法進行復雜計算的設備,導致邊緣計算的應用受到邊緣節點計算能力的限制。并且,邊緣計算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即進行邊緣計算的邊緣節點均可加入或退出,可能出現惡意邊緣節點故意上傳錯誤數據以及泄露數據,導致邊緣計算的數據不一致和數據泄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及方法,以實現兼顧擴展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以及避免邊緣計算的數據不一致和數據泄露的效果。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所述系統包括:邊緣計算架構和邊緣區塊鏈;其中,所述邊緣計算架構包括:用戶終端,邊緣訓練節點,以及邊緣聚合節點;所述邊緣區塊鏈包括:所述邊緣訓練節點以及所述邊緣聚合節點;
所述用戶終端,獲取以及發送物聯網的設備數據給所述邊緣訓練節點;
所述邊緣訓練節點,利用所接收的所述設備數據,獲取以及加密所述設備數據對應的服務的參數;利用所述邊緣區塊鏈將加密后的參數共享給所述邊緣聚合節點;
所述邊緣聚合節點,獲取并解密多個所述加密后的參數,對多個解密后的參數進行聚合,得到優化參數;利用所述邊緣區塊鏈將所述優化參數共享給所述邊緣訓練節點;
所述邊緣訓練節點,接收所述邊緣聚合節點共享的優化參數,并將所述優化參數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接收并利用所述邊緣訓練節點發送的優化參數,對所述優化參數對應的服務進行優化。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邊緣計算方法,應用于邊緣計算系統中的邊緣訓練節點,所述系統包括:邊緣計算架構和邊緣區塊鏈;其中,所述邊緣計算架構包括:用戶終端,邊緣訓練節點,以及邊緣聚合節點;所述邊緣區塊鏈包括:所述邊緣訓練節點以及所述邊緣聚合節點;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用戶終端發送的物聯網的設備數據,利用所述設備數據,獲取以及加密所述設備數據對應的服務的參數;利用所述邊緣區塊鏈將加密后的參數共享給所述邊緣聚合節點,以使得所述邊緣聚合節點,獲取并解密多個所述加密后的參數,對多個解密后的參數進行聚合,得到優化參數,利用所述邊緣區塊鏈將所述優化參數共享給所述邊緣訓練節點;
接收所述邊緣聚合節點共享的優化參數,并將所述優化參數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以使得所述用戶終端,接收并利用所述邊緣訓練節點發送的優化參數,對所述優化參數對應的服務進行優化。
本發明實施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驅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驅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76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