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7366.3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5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華興;曾禹人;呂留彥;喬衛濤;鄔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興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曉靜 |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陽市觀***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優化 控制 確定 水文地質 參數 智能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智能配線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及系統,所述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系統包括:待配線區域處理模塊、抽水試驗平臺構建模塊、井流外邊界觀測模塊、中央控制模塊、數據獲取模塊、數據分析模塊、實測數據曲線繪制模塊、配線標準曲線繪制模塊、曲線擬合模塊、匹配點選取模塊、匹配點坐標確定模塊、水文地質參數計算模塊、云存儲模塊、更新顯示模塊。本發明通過抽水試驗可以得到導水系數及貯水系數,不需要水位完全穩定,操作簡單且節省試驗時間;采用配線法確定參數,方法簡單易掌握;本發明不需要水位完全穩定,誤差較小,得到的參數精度高,具備很好的應用推廣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配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的迅速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城市建設用地日益緊張,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也日益緊迫,北京和沿海一些大城市地下軌道交通和車站、大型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大型深基坑工程層出不窮,這些深基坑的施工成敗與能否較好的控制地下水關系密切,為降低深基坑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風險,有必要通過抽水試驗確定各含水層,特別是承壓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參數。此外,抽水試驗也是煤炭資源等地質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層重要水文地質特征,取得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評價含水層的富水性,并為預計礦井涌水量與對地下水綜合利用的評價提供資料。因此,承壓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的確定對揭示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變化和運動的基本規律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為開采地下水和石油以及地下工程建設等生產活動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保障。
非穩定流承壓完整井求取水文地質參數的方法主要有Jacob直線法、配線法和水位恢復法,其中配線法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傳統方法采用人工配線,步驟相對繁瑣,工作量較大,而且利用配線觀察者的目測進行配線,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從而引入不必要的誤差。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人工配線步驟相對繁瑣,工作量較大,而且利用配線觀察者的目測進行配線,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從而引入不必要的誤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所述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通過待配線區域處理模塊利用待配線區域處理程序進行待配線區域的鉆孔以及鉆孔中的清理,得到抽水試驗水槽:在待配線區域選擇鉆孔點,在鉆孔點安裝護筒;在地表以上沿護筒外側澆筑鋼筋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板;待混凝土板凝固后,使用旋挖機進行鉆孔;進行鉆孔內砂漿的清理,并拆除護筒,得到抽水試驗水槽;
步驟二,通過抽水試驗平臺構建模塊利用抽水試驗構建程序進行抽水試驗平臺的構建:在抽水試驗水槽底部放置壓力傳感器,以及在抽水試驗水槽側面進行測壓管的布設;在壓力傳感器上放置厚度為0.3-0.6cm的土工布,模擬裂隙的導水特性;進行溢水口高度的計算,確定高溢水口高度為145cm,第一水口高度為136cm;在抽水試驗水槽側面進行溢水口的設置,模擬不同水頭高度的定水頭邊界;進行定流量抽水試驗的參數設置,完成抽水試驗平臺的構建;
步驟三,通過井流外邊界觀測模塊利用井流外邊界觀測程序進行井流外邊界觀測;通過中央控制模塊利用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基于優化控制點確定水文地質參數的智能配線系統各個模塊的正常運行;通過數據獲取模塊利用數據獲取程序進行定流量非穩定流抽水試驗,得到試驗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興,未經華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73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