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智能移動無人服務車及其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7240.6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77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韋東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東華 |
| 主分類號: | G07G1/12 | 分類號: | G07G1/12;G07F9/02;B60L53/14;B60L8/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張金剛 |
| 地址: | 32210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智能 移動 無人 服務 及其 實現 方法 | ||
1.一種全自動智能移動無人服務車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一)、定位消費人群,根據區域內人員分布的分布情況,移動至人員密集處進行推銷;
(二)、送貨上門或配送服務,根據客戶的訂單信息進行送貨上門或進行配送服務;
(三)、智能監控商品信息,通過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商品的銷售情況、剩余數量以及擺放位置;
(四)、自主充電,電池組電量低于設定值時,移動至固定充電樁處進行充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移動無人服務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定位消費人群的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在移動過程中,通過360°全景攝像頭實時采集人像信息發送到云平臺處理;同時在移動的過程中,如果有客人想要購買商品,客人只要做出有意購買動作或聲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立刻停止移動,配合客人購買需求;
(二)、云平臺根據收到的人像信息或客戶使用終端下單的定位信息,分析該位置人員的數量,判斷是否停留;
(三)、若人員的數量達到設定值,則發送指令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快速準確的移動到該位置,通過揚聲器的播放對商品進行推銷,同時用揚聲器指導客戶用智能無人售貨機的顯示屏、掃描二維碼或客戶終端購買商品;
(四)、到達該位置后,在設定的時間內,如果沒有客戶購買商品,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將按照設定路線向下一個人員聚集處移動進行推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移動無人服務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送貨上門的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客戶通過終端選購智能無人售貨機中的商品,完成支付后,選擇送貨功能;
(二)、云平臺將需要送貨上門的客戶定位信息發送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
(三)、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接收到指令后移動至指定位置,送貨過程中,客戶終端實時顯示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的位置以及送達時間;同時送貨過程中,旁邊如果有客人想要購買商品,客人只要做出有意購買動作或聲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立刻停止移動,配合客人購買需求;
(四)、到達指定位置后,發送到達信息至客戶終端或電話通知客戶,提醒客戶進行取貨,客戶通過終端進行掃碼或通過顯示屏輸入取件碼進行取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智能移動無人服務車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配送服務的實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客戶通過客戶終端選擇服務范圍內的其它商戶銷售的商品,并對商品進行下單,完成支付后;
(二)、訂單信息同時發送至銷售該商品的商戶終端以及云平臺;
(三)、云平臺將需要送貨上門的客戶定位信息和取貨商戶定位信息發送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根據信息指令移動至商戶取貨,取貨過程中,客戶終端和商戶終端實時顯示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的位置以及到達商戶取貨時間;同時取貨過程中,旁邊如果有客人想要購買商品,客人做出有意購買動作或聲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立刻停止移動,配合客人購買需求;
(四)、到達商戶指定位置后,發送到達信息至商戶終端或電話通知商戶,商戶按照訂單要求,將銷售的商品放入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
(五)、取貨完成后,快速準確的移動至客戶所在位置處,送貨過程中,客戶終端實時顯示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的位置以及送達時間;同時送貨過程中,旁邊如果有客人想要購買商品,客人做出有意購買動作或聲音,智能移動無人駕駛車立刻停止移動,配合客人購買需求;
(六)、送達客戶指定位置后,發送到達信息至客戶終端或電話通知客戶,提醒客戶進行取貨,客戶通過終端進行掃碼或通過顯示屏輸入取件碼進行取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東華,未經韋東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724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