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履帶車輛用匯矩式機電復合傳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7135.2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22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彭增雄;胡紀濱;荊崇波;孫欽鵬;趙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K1/02 | 分類號: | B60K1/02;B60K17/04;B60K17/08;B60L1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輝;郭德忠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履帶 車輛 用匯矩式 機電 復合 傳動 裝置 | ||
1.一種履帶車輛用匯矩式機電復合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側驅動電機、右側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單元、左側電機減速行星排、右側電機減速行星排、中間功率耦合機構、左側輸出變速機構、右側輸出變速機構、左側換擋機構以及右側換擋機構;
所述電機控制單元與所述左側驅動電機和所述右側驅動電機連接,用于控制所述左側驅動電機和所述右側驅動電機;
所述左側電機減速行星排連接于所述左側驅動電機和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之間,用于將所述左側驅動電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
所述右側電機減速行星排連接于所述右側驅動電機和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之間,用于將所述右側驅動電機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
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連接左側輸出軸和右側輸出軸,用于實現所述左側驅動電機和所述右側驅動電機的功率耦合;
所述左側輸出軸連接所述左側輸出變速機構;所述右側輸出軸連接所述右側輸出變速機構;所述左側輸出變速機構和所述右側輸出變速機構用于擴大傳動比范圍;
所述左側換擋機構設置有左側輸出端,并選擇性地連接所述左側輸出軸或所述左側輸出變速機構,用于實現兩個擋位的切換;
所述右側換擋機構設置有右側輸出端,并選擇性地連接所述右側輸出軸或所述右側輸出變速機構,用于實現兩個擋位的切換;
所述左側電機減速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陽輪、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齒圈,所述第一太陽輪與所述左側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所述第一行星架與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連接;
所述右側電機減速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陽輪、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齒圈,所述第二太陽輪與所述右側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所述第二行星架與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連接;
所述第一齒圈和所述第二齒圈均固定安裝于支架;
所述中間功率耦合機構為復式行星機構,包括第三齒圈、第三行星輪、第三行星架、第三太陽輪以及第四太陽輪;
所述第三行星輪為雙聯齒輪,并與所述第三齒圈、所述第三太陽輪以及所述第四太陽輪嚙合;
所述第三太陽輪與所述第一行星架連接;
所述第三齒圈與所述第二行星架連接;
所述第四太陽輪與所述左側 輸出軸連接;
所述第三行星架與所述右側 輸出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輸出變速機構包括第五太陽輪、第五行星架和第五齒圈;
所述右側輸出變速機構包括第六太陽輪、第六行星架和第六齒圈;
所述第五齒圈和所述第六齒圈均固定;
所述第五太陽輪與所述左側 輸出軸連接;
所述第六太陽輪與所述右側 輸出軸連接;
所述第五行星架與所述左側換擋機構選擇性接合;
所述第六行星架與所述右側換擋機構選擇性接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換擋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左側換擋電機、左側換擋絲桿機構、左側換擋撥叉以及左側換擋齒套;
所述右側換擋機構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右側換擋電機、右側換擋絲桿機構、右側換擋撥叉以及右側換擋齒套;
所述左側換擋齒套與所述左側輸出軸或所述第五行星架選擇性地接合,并與所述左側輸出端連接;
所述右側換擋齒套與所述右側輸出軸或所述第六行星架選擇性地接合,并與所述右側輸出端連接。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電機控制單元連接的發電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發電機發電的發動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713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機洗電子紡織品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 下一篇:一種客戶資源管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