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鵝星狀病毒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6942.2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10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姚倫廣;冀君;劉陽坤;許鑫;胡小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7/00 | 分類號: | C12N7/00;A61K39/12;A61P31/14;C12R1/9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為時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嶺 |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鵝 星狀 病毒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株毒力強、免疫性能好的鵝星狀病毒N?GoAstV?190123株,將該毒株制備成滅活疫苗免疫后能夠產生較高的中和抗體,對鵝群能夠達到全部保護,對于養鵝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疫苗的生產,具體涉及一株鵝星狀病毒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星狀病毒是無囊膜,正鏈RNA 病毒,可以感染人、犬、貓、豬、牛、羊、雞、鴨等多種動物,是導致動物腹瀉的主要致病病原之一,引起急性胃腸炎、鴨致死性肝炎、雞腎炎、鵝內臟痛風和哺乳動物腦炎等不同疾病。目前,星狀病毒感染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及經濟動物養殖的重要傳染病之一。近年來,山東、江蘇及安徽等地區養鵝場暴發了一種以痛風為主要癥狀的致死性傳染病。該病主要發生于5-20日齡雛鵝,感染雛鵝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消瘦、四肢癱瘓等,嚴重者死亡,死亡率高達 30%,剖檢可見患病鵝肝臟、心腎臟、翅腿部關節及喙部等處出現嚴重的白色尿酸鹽沉淀,給中國養鵝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已有數位學者報道了相關病例,經研究發現導致此次疫情發生的致病原為鵝星狀病毒。特別是2017年以來,雛鵝痛風病迅速傳遍全國,給我國的養鵝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威脅我國養鵝業的發展。
鵝星狀病毒是禽星狀病毒屬成員,屬于 RNA 病毒,鵝感染星狀病毒后表現為腹瀉、關節炎及生長障礙,發生較重的致死性肝炎、膽囊炎及腎炎等疾病。2~25 日齡雛鵝發病率較高,15 日齡以內雛鵝最易感,死亡率一般為 15%~36%,最高可達 50%。由于禽星狀病毒可擁有多個宿主,能夠水平、垂直、跨種傳播;同時禽星狀病毒基因重組、適應新宿主的能力和新型禽星狀病毒強毒株的不斷發現,使得感染禽星狀病毒的禽群凈化異常困難。此外,禽星狀病毒較強的理化因子抵抗力,對被禽星狀病毒污染的環境消毒十分困難。目前,針對禽星狀病毒還沒有市場化的特異性藥物和疫苗。體外適宜增殖細胞系的缺乏,導致可防控禽星狀病毒感染的弱毒或滅活疫苗相對較少,更未有商品化的鵝星狀病毒疫苗類產品。
現有技術中報道了多種疫苗的研發,例如榮雪路等研發和驗證了鵝星狀病毒重組Capsid蛋白亞單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結果表明鵝星狀病毒重組 Capsid 蛋白亞單位疫苗免疫效果良好,能有效預防鵝星狀病毒的感染;專利文獻CN110699331A報道了一種鵝星狀病毒弱毒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其采用采用高溫處理和低溫孵育相結合的方法致弱病毒,用于制備疫苗可有效的預防鵝星狀病毒引起的鵝痛風病,然而,鵝星狀病毒疫苗的研究仍然較少,基于目前鵝星狀病毒在養殖場不斷蔓延,導致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大,因而,亟需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以及預防和治療鵝星狀病毒用的卵黃抗體和藥物等,以對鵝星狀病毒疫情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養殖業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鵝星狀病毒感染的治療手段有限,沒有有效疫苗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株鵝星狀病毒,其具有免疫原性好、免疫保護效力高,且易培養增殖的特點,是合適的疫苗生產用毒株。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手段:
鵝星狀病毒N-GoAstV-190123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鵝星狀病毒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進行用于專利程序的培養物的保藏,其保存號為:CCTCC No:V202068,分類命名為鵝星狀病毒
本發明還請求保護所述鵝星狀病毒N-GoAstV-190123株在制備預防和治療鵝星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疾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進一步的,所述藥物為疫苗。
進一步的,所述疫苗為滅活疫苗。
進一步的,所述滅活疫苗是由佐劑和滅活的鵝星狀病毒N-GoAstV-190123制備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師范學院,未經南陽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69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