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6723.4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0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盧平;陳蕾;王昊;陳晴;胡飛飛;楊其昌;雷嫻婷;唐俐倩;黃凱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寧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0B53/02 | 分類號: | C10B53/02;C10B47/18;C10B47/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2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材料 碳化 處理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屬于生物質材料回收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密封的碳化室、進料裝置和出料腔;所述碳化室呈圓筒形結構,其內安裝有可轉動的輸送螺旋;所述輸送螺旋的邊緣靠近所述碳化室的內壁;所述輸送螺旋內設置有發熱管;所述進料裝置安裝于所述碳化室的底部,且該進料裝置為間歇式活塞進料裝置;所述碳化室的頂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碳化室通過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出料腔相連。本發明的碳化處理設備,能夠通過輸送螺旋自動連續進料并壓緊物料,在輸送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發熱管緩慢實現無氧碳化;且本發明中,碳化室的出口與出料腔相連且形成密封,不僅避免了碳化后的物料出料后的燃燒,還可以通過更換出料腔實現自動的連續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質材料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屬于秸稈回收利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主要表現為包括農作物在內的植物類資源。由于我國普遍存在作物秸稈有效利用率低下和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問題,因此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對于增加農民收入、減輕環境污染有重大意義。
生物炭技術是將生物質(如作物秸稈和林業廢棄物等)或其衍生物進行碳化,然后以一定的方式施用于土壤以獲得相應經濟、生態和環境收益的科學和技術理念。利用生物質碳化、氣化及液化技術大幅度提高作物秸稈的利用價值,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秸稈利用率低和焚燒污染環境的問題,得到企業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在用的生物質碳化裝置多為間歇式操作,原料為成型料。碳化時間長,熱效率低,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均不高。市面也有關于生物質連續式碳化裝置的報道,但是還是存在熱效率低,原料的普遍適用性差,以及用于生產實踐中其實用性低等問題。
因此,研發一種可連續化生產的炭化爐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函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通過輸送螺旋實現進料,并在物料的壓緊過程中緩慢進行碳化,從而實現了連續碳化作業,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連續碳化設備配套系統難以小型化實用化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包括:密封的碳化室、進料裝置和出料腔;
所述碳化室呈圓筒形結構,其內安裝有可轉動的輸送螺旋;所述輸送螺旋的邊緣靠近所述碳化室的內壁;所述輸送螺旋內設置有發熱管;
所述進料裝置安裝于所述碳化室的底部,且該進料裝置為間歇式活塞進料裝置;
所述碳化室的頂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碳化室通過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出料腔相連。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碳化室通過所述出料口與所述出料腔相連,并形成一個密閉的容腔;且所述出料腔上設置有用于排氣的安全閥。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進料裝置具有圓柱形的進料口;該進料口的上方設置有活塞式壓料機;
該活塞式壓料機包括:活塞、連桿以及轉軸;所述活塞通過連桿與所述轉軸相連,所述轉軸轉動,以使所述活塞壓緊或松開所述進料口。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碳化室的底部設置有密封板,所述輸送螺旋設置有驅動軸,所述碳化室的下方設置有驅動電機;
所述驅動軸穿過所述密封板與所述驅動電機相連。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碳化室的頂部設置有緩沖腔;所述發熱管的一端固定安裝于該緩沖腔內,另一端插入所述輸送螺旋內。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輸送螺旋包括:進料螺旋和套管;該進料螺旋安裝在所述套管的外側,所述進料螺旋與所述碳化室內壁之間的距離為3-12mm。
如上所述的生物質材料碳化處理設備,其中,所述發熱管安裝于所述套管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寧學院,未經南寧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672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