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抗腫瘤和組織缺損修復作用的雙功能支架和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6609.1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14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于夢;林慧敏;王翀;李翔;史善偉;李政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L27/46 | 分類號: | A61L27/46;A61L27/18;A61L27/30;A61L27/54;A61L27/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儀 |
| 地址: | 510515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腫瘤 組織 缺損 修復 作用 功能 支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具有抗腫瘤和組織缺損修復作用的雙功能支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納米顆粒:將摩爾比為(0.020~0.025):(1.4~1.6):(0.20~0.25)的鐵鹽、鎂鹽、鹽酸多巴胺混合均勻,得到聚多巴胺絡合鐵離子和鎂離子的納米顆粒;所述鐵鹽為氯化鐵,鎂鹽為氯化鎂;
制備乳化糊:將聚乳酸羥基乙酸、有機溶劑、磷酸三鈣、表面活性劑以及上述納米顆粒混合均勻,得到復合乳化糊;
打印成型:以上述復合乳化糊為打印墨水,打印形成支架,即得雙功能支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乳化糊步驟中,有機溶劑為二氯甲烷,表面活性劑為吐溫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成型步驟中,采用3D打印機進行打印。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納米顆粒步驟具體為:將鐵鹽、鎂鹽、鹽酸多巴胺、水混合均勻后,加入Tris溶液繼續混合,離心,去除上清液,得到聚多巴胺絡合鐵離子和鎂離子的納米顆粒。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乳化糊步驟具體為:將聚乳酸羥基乙酸和有機溶劑混合均勻,加入磷酸三鈣,冰浴超聲處理25~35min,加入納米顆粒、表面活性劑和水,超聲混勻,得到復合乳化糊;其中,聚乳酸羥基乙酸、有機溶劑、磷酸三鈣、納米顆粒、表面活性劑和水的比例為(2~4)g:(8~12)mL:(2~4)g:(0.2~0.4)mg:(45~55)μL:(0.8~1.2)mL。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成型具體為:將復合乳化糊加入3D打印機的注射器中,調節環境溫度為-32~-28℃,進行逐層打印,打印完成進行冷凍干燥,即得雙功能支架。
7.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具有抗腫瘤和組織缺損修復作用的雙功能支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功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功能支架為具有多孔的三維框架結構,所述三維框架結構由6~10層單層結構堆疊而成,每層單層結構由18~20個平行橫桿組成,每個橫桿的長度為12~16mm,直徑為0.3~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未經南方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660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