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6521.X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1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朱羽廷;吳宜全;夏藝珺;紀威;施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F17/90 | 分類號: | C05F17/90;C05F17/964;C05F17/979;C05F17/993;C05F17/70;C05F7/00;B01D53/44;B01D53/48;B01D53/52;B01D53/54;B01D53/58;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0092***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態 堆肥 精準 除臭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系統及其方法,該系統包括可沿發酵槽壁水平移動的工作機架,工作機架上安裝有翻拋小車,翻拋小車連接安裝有鏈板式翻拋部件,工作機架的上方設置有集氣罩,集氣罩內的上部安裝有管式軸流通風機,管式軸流通風機連接有延伸至集氣罩外部的連接管,發酵槽壁內部設置有臭氣收集廊道,臭氣收集廊道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多個用于對接連接管的短管,管式軸流通風機還連接有用于控制管式軸流通風機工作狀態的控制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夠在翻堆時定向收集翻堆產生的大量氣體,并直接就近輸送至臭氣收集廊道,以提高臭氣的收集效率、改善車間環境,同時降低臭氣收集過程的電力消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泥堆肥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污泥好氧堆肥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污泥處理技術,能夠使污泥轉變成無害的營養物質,其中的發酵槽式動態堆肥具有結構簡單、發酵效果良好、適合大量處理污泥的優點,為了達到更好的氧氣接觸效果,定期翻堆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發酵槽動態堆肥一般采用鏈板式翻拋機進行動態翻堆,翻堆過程會逸出大量臭氣和水蒸汽,導致堆肥車間產生惡臭問題與蒸汽堆積問題。傳統的污泥好氧堆肥車間需要全天對車間進行強制換氣并集中除臭,消耗的電力可占全廠消耗總電力的一半以上,此外,由于車間容積往往較大,臭氣逸散,強制換氣除臭效果不佳,臭氣收集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系統及其方法,以提高發酵槽動態堆肥的臭氣收集效率、降低臭氣收集過程中的電力消耗。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系統,包括可沿發酵槽壁水平移動的工作機架,所述工作機架上安裝有翻拋小車,所述翻拋小車連接安裝有鏈板式翻拋部件,所述工作機架的上方設置有集氣罩,所述集氣罩內的上部安裝有管式軸流通風機,所述管式軸流通風機連接有延伸至集氣罩外部的連接管,所述發酵槽壁內部設置有臭氣收集廊道,所述臭氣收集廊道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多個用于對接連接管的短管,所述管式軸流通風機還連接有用于控制管式軸流通風機工作狀態的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發酵槽壁上設置有軌道,所述工作機架的底部安裝有滾輪。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上等間距地設置有多個伸縮擋塊,所述伸縮擋塊上安裝有用于檢測伸縮擋塊是否與滾輪接觸的壓力傳感器,所述伸縮擋塊和壓力傳感器均連接至控制器,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滾輪與伸縮擋塊接觸后,則控制器控制管式軸流通風機啟動。
進一步地,所述集氣罩內安裝有臭氣濃度傳感器,所述臭氣濃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當臭氣濃度傳感器檢測到集氣罩內臭氣濃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濃度閾值時,控制器控制管式軸流通風機關停。
進一步地,所述臭氣濃度傳感器包括硫化氫濃度傳感器和氨氣濃度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包括依次連接的軟管和不銹鋼管,所述軟管與管式軸流通風機連接,所述不銹鋼管的上端套設有可上下移動的夾具,所述夾具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的工作狀態,從而實現夾具的上下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短管的頂部開口設置有橡膠墊,所述不銹鋼管的底部開口套設有橡膠圈。
進一步地,所述臭氣收集廊道內部安裝有化學洗滌除臭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發酵槽壁的外側設置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具體為負壓抽吸鼓風機,所述鼓風機的輸出端與臭氣收集廊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鼓風機的輸出端通過埋設在發酵槽底的臭氣收集管與臭氣收集廊道連接。
一種動態堆肥精準除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工作機架帶著翻拋小車沿發酵槽壁水平移動,同時鏈板式翻拋部件不斷運作進行翻拋,翻拋過程產生的臭氣和水蒸汽被暫存至集氣罩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65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