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消除化學強化玻璃的應力層的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5722.8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11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鋒;夏煥朗;鐘超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瑞立達玻璃蓋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21/00 | 分類號: | C03C21/00;C03C23/00;C03B27/01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冠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張作林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消除 化學 強化 玻璃 應力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除化學強化玻璃的應力層的工藝,其步驟包括:1)硝酸鈉爐浸泡:將含化學強化層的待處理玻璃預熱,保溫10~20分鐘,放入390℃?430℃硝酸鈉熔液中浸泡240~480分鐘,通過離子交換法,用熔液中離子半徑小的Na+離子置換出玻璃中離子半徑大的K+離子,滴鹽5~10分鐘不退火直接出爐自然降溫;2)泡水清洗:將步驟1)中降溫后的玻璃放入籃具吊入60℃~90℃的熱水浸泡10~20分鐘,常溫冷水浸泡10~20分鐘,讓玻璃上殘留的硝酸鈉固體溶解;然后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使玻璃表面潔凈;3)高溫處理:將清洗后玻璃放入可溫控的加熱爐,升溫至480℃~600℃,保溫60~300分鐘,自然冷卻,得到消除應力層的強化玻璃。通過本發明的消除化學強化應力層技術方案,可將強化后的不良品去除應力層,方便進行平磨、拋光等處理,再進行正常強化。提升重工良率與效率。
技術領域
本技術方案應用于玻璃的生產加工技術領域,特別的涉及已經化學強化的鋁硅或鈉鈣玻璃蓋板消除應力層再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等觸控產品的普及,玻璃蓋板的需求越來越大;隨著觸控電子產品往輕薄方向發展,玻璃蓋板厚度也越來越薄,返拋重工也越來越困難,特別是經化學強化后的產品,因為易產生應力不均勻導致的翹曲,重工前還需要預留應力余量,重工后還需要進行翹曲全檢和應力全檢,重工流程越來越長,重工成本越來越高,重工良率越來越低。
品牌玻璃原材價格較高,對于面積較大的產品,原材成本占比較大,不良報廢成本較高。急需尋找新的不良品重工返修方式。
中國專利申請CN201510711231.8一種通過化學離子交換消除強化玻璃表面壓應力的方法公開了一種消除強化玻璃表面應力的方法,但其只是減少了表面應力,并沒有完全消除。也不能作為原材料重新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玻璃經化學強化后,采用平磨或拋光的方式返工困難,良率低的缺陷。目的是提出一種消除化學強化玻璃的應力層的方法及流程,提升含化學強化層產品的重工良率;并且本發明可以解決化學強化后不良品由于存在應力層,無法再切割利用的問題,使大尺寸產品消除化學強化層改切小尺寸產品再利用成為現實。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消除化學強化玻璃的應力層的工藝,其步驟包括:
1)硝酸鈉爐浸泡:將含化學強化層的待處理玻璃預熱,保溫10~20分鐘,放入390℃-430℃硝酸鈉熔液中浸泡240~480分鐘,通過離子交換法,用熔液中離子半徑小的Na+離子置換出玻璃中離子半徑大的K+離子,滴鹽5~10分鐘不退火直接出爐自然降溫。
2)泡水清洗: 將步驟1)中降溫后的玻璃放入籃具吊入60℃~90℃的熱水浸泡10~20分鐘,常溫冷水浸泡10~20分鐘,讓玻璃上殘留的硝酸鈉固體溶解;然后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使玻璃表面潔凈。
3)高溫處理: 將清洗后玻璃放入可溫控的加熱爐,升溫至480℃~600℃,保溫60~300分鐘,自然冷卻,得到消除應力層的強化玻璃。
詳細地:
以上步驟1中,硝酸鈉熔液初始為純度≥99.7%的硝酸鈉熔液,以防雜質、有害離子影響玻璃表面品質。
以上步驟1中,硝酸鈉與硝酸鈉鉀的混合比為硝酸鈉:硝酸鉀=100%:0% ~ 95%:5%(質量百分比),在本方案中,步驟1的爐鹽初配使用純硝酸鈉配制。
以上步驟2中,超聲波清洗使用帶烘干槽的11槽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后即烘干,防止殘留水印。
以上步驟3中,使用強化爐的預熱爐作為處理爐。
本發明的有效果為:
1.通過本發明的消除化學強化應力層的技術方案,可將強化后的不良品去除應力層,方便進行平磨、拋光等處理,再進行正常強化。提升重工良率與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瑞立達玻璃蓋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瑞立達玻璃蓋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57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