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行汽車的起降道路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5564.6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482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友;羅玉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4F1/00 | 分類號: | B64F1/00;E01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行 汽車 起降 道路 設計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飛行汽車起降的道路設計方法,適用于道路空間設計。該設計包括坡道、高架道路,所述高架道路一分為二,分為所述主車道和所述分流匝道,主車道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車道,形成跨線立交橋,所述分流匝道繼續高架延長至飛行汽車需要的跑道長度;同時,兩側延展跑道可延長至連接形成半環形高架道路,在非飛行汽車使用時段用于車輛轉彎調頭。設置飛行控制系統,包括通信、指示標志、可變信息板(大屏幕)、信號燈、飛行燈光等。該起降道路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飛行汽車既需要普通道路行車,又需要為滑行起降提供一段較為平直的并且延伸距離較長的路段,該系統路面利用率高,幫助飛行汽車實現在城市道路中的定點起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飛行汽車起降的道路設計方法,適用于道路空間設計。
背景技術
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目前在國內是一個研究熱點,城市可利用土地有限,隨著人口數量和人類對機動車需求的不斷增長,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而飛行汽車這種能在陸地行駛和空中飛行二者自由轉換的三維立體化交通方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各類飛行汽車,飛行汽車大潮將要來臨。但由于未來公路交通狀況的不斷復雜,飛行汽車在滑跑起降所需跑道方面,將會面臨很多突出問題。比如飛機的滑跑起降方式對公路有較高的質量要求,如公路需要是平面的,因為起降過程中需要提供一個較為平直的且延伸距離較長的路段,而尋找這樣的路段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飛行汽車的使用范圍。同時飛機的滑跑起降方式對公路交通狀況要求較高,起飛降落過程需要提供絕對安全的路況,一般情況下,起飛降落的過程均需要一定時間,怎樣保證這一段時間內的道路狀況保持相對“干凈”是不容易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節省土地資源、起降跑道不受限制、不對地面環境和人員帶來影響的飛行汽車起降道路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現有的專利中“一種適合于飛行汽車的低空立體交通系統”提供了一種以飛行汽車為交通工具,在城市上空運行,在各交通樞紐、高速收費站、地鐵站等大型公共交通樞紐站或者服務區設置站點的交通系統。該系統有效的利用了低空資源,將各種交通資源有機結合在一起,提高了路面利用率,能夠發揮出最大運輸能力。但該系統需要的人力、物力資源要求較高,短期內無法實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行汽車的起降道路設計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背景中飛行汽車滑行起降方式的跑道局限性問題,為飛行汽車滑行起降提供一段較為平直的并且延伸距離較長的路段。
發明的起降道路包括坡道、高架道路,支柱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在所述道路上修建所述坡道引道;步驟二、沿所述坡道引道建設所述高架道路;步驟三、所述高架道路在上坡引道達到一定高度后(限高范圍)設計分流匝道,車道一分為二,分為主車道和分流匝道;步驟四、所述主車道上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車道,形成跨線立交橋,所述分流匝道繼續高架延長至飛行汽車的需要跑道長度;步驟五、設置飛行控制系統,包括通信、指示標志、可變信息板(大屏幕)、信號燈、飛行燈光等。
可選地,所述起降道路一般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結合立交橋設施建設,一般在快速路或主干路的中心車道(或者路邊車道)。
可選地,所述道路路邊有可以利用的空間,包括綠地、水系等作為所述分流匝道繼續高架延長利用的空間。
可選地,所述主車道道路的中央設計出隔離帶,以提高車輛通行能力和行車安全性;所述分流匝道繼續高架延長至飛行汽車的需要跑道長度,既可以在道路上空高架,也可延展至道路外的可利用空間,作為所述飛行汽車收縮翼展開、加速或者降落、翼展收起的跑道;可選地,還包括所述支柱,連接地面和分流匝道,作為分流匝道的承重設施。
可選地,所述信號燈在坡道入口,所述可變信息板在入口車道龍門架,所述飛行燈光在跑道中間線;述飛行汽車需要起飛降落時,聯系所述系統控制中心,在入口顯示“飛行汽車使用”,禁止普通汽車駛入,并打開飛行控制所需的燈光(如果有),所述飛行汽車接到獲準使用指令后進入。
可選地,還包括步驟六、所述飛行汽車降落,采用同樣模式,從路外空間引入立交設施,合流后進入所述直車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55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