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4561.0 | 申請日: | 2021-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13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巖華;趙春波;王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5 | 分類號: | H01M4/505;H01M10/0525;C01G4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原料 生產 錳酸鋰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MnO2、Mn3O4、Li2CO3和改性添加劑;錳酸鋰生產包括以下步驟:S1、粉碎;S2、過篩;S3、混合;S4、燒結;S5、破碎;S6、篩分;S7、包裝;所述S3中,以Mn:Li的摩爾比為2:1.08?1.2進行配比混料;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驟:一次燒成:將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熱至800?850度,保溫6?12小時,自然降溫;兩次燒成:將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熱至500?600度,保溫4?8小時,做為預燒,經預燒后的物料,無視通風條件,采用大匣缽進行燒成,加熱至800?850度。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節約了資源及材料成本,免除了強制通風,減少了因通風帶走的熱損失。大幅降低了燒成的能耗,降低了燒制成本,可以采用更加靈活的燒結堆疊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
背景技術
錳酸鋰材料(LiMn2O4)做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被大量應用于通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對于錳酸鋰材料的生產方法,目前行業內主流的合成方法為高溫固相法,既選擇鋰、錳的氧化物或碳酸物等固態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通過高溫灼燒使其反應生成錳酸鋰材料。
中國專利號CN109192963A提供一種磷酸鐵錳鋰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鋰源、鐵源、錳源和磷源在溶劑中按照摩爾配比(0.8-1.01):x:(1-x):1混合,調節pH值反應后得到磷酸鐵錳鋰中間體;B)將所述磷酸鐵錳鋰中間體熱處理,得到磷酸鐵錳鋰前驅體;C)將所述磷酸鐵錳鋰前驅體、鋰源、碳源、水和添加劑混合,再依次經過研磨、干燥與熱處理,得到磷酸鐵錳鋰復合材料;所述鋰源為所述磷酸鐵錳鋰前驅體的0.1-2wt%。
現有的在采用電解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錳、碳酸錳等錳的氧化物或碳酸物作為前驅體,配以鋰原料進行高溫固相法生產錳酸鋰材料的方法中,燒結反應均會有吸氧或放氧。這就要求在燒結過程中強制通風、排風,不斷地調整燒結氣氛,以促進反應正常進行。并且,由于需要吸氧或放氧,必須保證物料與空氣有充分的接觸面,所以就必須對裝載量有所限制,不可堆疊過多,造成燒結反應不完全,電性能惡化等后果。
由于單獨的需要氧氣參與反應,或是反應放出氧氣需要排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化學反應的發生,使材料燒結過程延長,材料結構中氧空位增加,造成性能下降。并且,由于強制通風,使得窯爐的熱損失增大,窯爐的保溫功率增大,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費。同時,由于對裝載量有所限制,就減小了產能,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由于強制通風,使得窯爐的熱損失增大,窯爐的保溫功率增大,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費。同時,由于對裝載量有所限制,就減小了產能,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原料生產錳酸鋰的方法,包括以下原料:MnO2、Mn3O4、Li2CO3和改性添加劑;
錳酸鋰生產包括以下步驟:S1、粉碎;S2、過篩;S3、混合;S4、燒結;S5、破碎;S6、篩分;S7、包裝;
所述S3中,以Mn:Li的摩爾比為2:1.08-1.2進行配比混料;
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驟:
一次燒成:將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熱至800-850度,保溫6-12小時,自然降溫;
兩次燒成:將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熱至500-600度,保溫4-8小時,做為預燒,經預燒后的物料,無視通風條件,采用大匣缽進行燒成,加熱至800-850度,保溫8-15小時,完成燒結過程。
進一步地,采用MnO2與Mn3O4共同作為前驅體生產錳酸鋰的基礎工藝方法,MnO2與Mn3O4及Li2CO3的比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45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