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3975.1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8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元;朱自科;曾舒凡;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R15/14 | 分類號: | G01R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650228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維 補償 智能 分流器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體,與分流器本體連接的數字溫度傳感器和數字化測量裝置。數字化測量裝置包括:與分流器本體連接的電流測量模塊,與數字溫度傳感器連接的溫度測量模塊,與電流測量模塊和溫度測量模塊連接的數字信號處理模塊,以及與電流測量模塊、溫度測量模塊、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連接的直流供電模塊。電流測量模塊被配置為:獲取分流器流過的電流值;溫度測量模塊被配置為:通過數字溫度傳感器獲取分流器本體的溫度值;數字信號處理模塊被配置為:根據電流值和溫度值對分流器電阻值進行多維補償。本申請提供的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補償操作簡單,綜合性價比高,可以提高分流器測量的準確度以及數字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量測量及信息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
背景技術
分流器是一種測量直流電流用的傳感器件,在直流大電流測量技術領域,廣泛使用大功率分流器進行測量。大功率分流器主要由一個低值電阻構成,根據歐姆定理,當直流電流流過分流器時,分流器電阻兩端產生電壓降,通過測量分流器電阻兩端電壓降,可以計算得到電流值。大功率分流器由于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性能穩定、成本低的優勢,廣泛用于電動汽車、大功率充電機、大功率整流器、大功率逆變器、通信基站備用電池、電池儲能等領域的直流電流測量。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大功率分流器存在測量準確度低、發熱影響大、溫度補償難于實現、二次接線影響大等問題;同時,不同廠家、不同批量生產的分流器產品難于保證一致性,批量調校校準的工作量大等問題。
現有的部分分流器內部只是設置了鉑電阻類溫度補償附件,僅對溫度參數進行補償,存在對分流器的補償不全面、補償實時性差、補償技術線路復雜、補償應用成本高等不足,限制了分流器的補償效果和精密測量應用。并且,現有技術對分流器的溫度補償為分離結構方式,難于實現對分流器一體式的數字化、智能化補償和校準。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以解決現有的分流器溫度補償技術復雜,補償不全面,補償實時性差,以及分流器補償數字化、智能化程度低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多維補償智能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體,與所述分流器本體連接的數字溫度傳感器和數字化測量裝置。
其中,所述數字化測量裝置包括:與所述分流器本體連接的電流測量模塊,與所述數字溫度傳感器連接的溫度測量模塊,與所述電流測量模塊和所述溫度測量模塊連接的數字信號處理模塊,以及與所述電流測量模塊、所述溫度測量模塊和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連接的直流供電模塊。
所述電流測量模塊被配置為:獲取流過所述分流器本體電流值;所述溫度測量模塊被配置為:通過所述數字溫度傳感器獲取所述分流器本體的溫度值;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被配置為:根據所述電流值和所述溫度值對所述分流器本體的標稱電阻值進行多維補償。
可選的,所述數字化測量裝置還包括通訊接口,所述通訊接口與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連接,所述通訊接口被配置為:進行數據傳輸。
可選的,所述數字化測量裝置還包括電源接口,所述電源接口與所述直流供電模塊連接,所述電源接口被配置為:與外部電源連接。
可選的,所述數字信號處理模塊包括中央處理器單元、儲存單元和與所述通訊接口連接的數據傳輸單元;
其中,所述中央處理器單元被配置為:根據多維補償模型和補償數據庫,獲取多維補償修正系數,先對分流器本體的標稱電阻值進行多維補償,進一步對流過所述分流器本體的電流值進行多維補償;所述儲存單元被配置為:儲存所述多維補償模型、所述補償數據庫和多維補償結果;所述數據傳輸單元被配置為:接收控制指令,傳輸所述多維補償模型、所述補償數據庫和所述多維補償結果。
可選的,所述中央處理器單元還被配置為:
實時獲取分流器的溫度值、電流值、電流變化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未經云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39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