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端子的電線以及帶端子的電線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3931.9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75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8 |
| 發明(設計)人: | 巖澤英彥;永野雅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矢崎總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24/00 | 分類號: | H01R24/00;H01R13/52;H01R13/02;H01R4/18;H01R43/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鄒軼鮫;石紅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子 電線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帶端子的電線,具有:
電線,所述電線具有由導體形成的芯線和由覆蓋所述芯線的周圍的絕緣材料形成的覆皮部;以及
壓接端子,所述壓接端子具有:基部,所述基部沿軸向延伸;第一筒,所述第一筒從所述基部向與所述軸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以將芯線露出部的外周包圍的狀態被壓接,其中在所述芯線露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筒和所述基部之間的所述電線的所述芯線中的外周面向外部露出;第二筒,所述第二筒從所述基部向所述交叉方向延伸,且與所述第一筒相比位于所述軸向的后側,以將所述電線的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包圍的狀態被壓接;及開口部,所述開口部在所述第一筒與所述第二筒之間使所述芯線露出部和所述覆皮部向外部露出,
所述帶端子的電線的特征在于,
形成有由絕緣材料制成的防腐蝕部,所述防腐蝕部至少將所述開口部覆蓋,
在所述覆皮部上配置有粘接部件,所述粘接部件具有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的粘接層,并且
所述粘接部件在所述第二筒壓接于所述覆皮部的狀態下以彈性變形的狀態被保持,且內側粘接層粘接于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外側粘接層以沿著所述第二筒壓接于所述覆皮部的狀態下的所述第二筒的內周面的方式粘接于所述第二筒的內周,
所述第二筒以第一覆皮緊固部和第二覆皮緊固部相互重疊的方式壓接于所述粘接部件和所述覆皮部,
在所述第一覆皮緊固部的頂端與所述第二覆皮緊固部重疊的部位形成有階梯部,所述粘接部件的端部相互重疊的部位被填充于所述階梯部與所述覆皮部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端子的電線,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在所述軸向上至少配置在從所述覆皮部與所述第二筒重疊的區域起到比所述第二筒的后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3.一種帶端子的電線的制造方法,所述帶端子的電線具有:
電線,所述電線具有由導體形成的芯線和由覆蓋所述芯線的周圍的絕緣材料形成的覆皮部;以及
壓接端子,所述壓接端子具有:基部,所述基部沿軸向延伸;第一筒,所述第一筒從所述基部向與所述軸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以將芯線露出部的外周包圍的狀態被壓接,其中在所述芯線露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筒和所述基部之間的所述電線的所述芯線中的外周面向外部露出;第二筒,所述第二筒從所述基部向所述交叉方向延伸,且與所述第一筒相比位于所述軸向的后側,以將所述電線的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包圍的狀態被壓接;及開口部,所述開口部在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之間使所述芯線露出部和所述覆皮部向外部露出,
所述帶端子的電線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剝皮工序,將所述電線的所述覆皮部剝除而形成芯線露出部;
粘接部件粘貼工序,將粘接部件以粘接層包圍所述覆皮部整周的方式貼附于所述電線的所述覆皮部,所述粘接部件具有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兩面上形成的所述粘接層;
載置工序,以所述第二筒和所述粘接部件重疊的方式將所述電線載置在壓接前的所述壓接端子;
壓接工序,將所述電線與壓接前的所述壓接端子壓接,所述第二筒以第一覆皮緊固部和第二覆皮緊固部相互重疊的方式壓接于所述粘接部件和所述覆皮部,在所述第一覆皮緊固部的頂端與所述第二覆皮緊固部重疊的部位形成有階梯部,所述粘接部件的端部相互重疊的部位被填充于所述階梯部與所述覆皮部之間;以及
防腐蝕部形成工序,至少向所述開口部涂布防腐蝕劑,并使所述防腐蝕劑固化而形成防腐蝕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矢崎總業株式會社,未經矢崎總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393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