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及其明挖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303684.2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13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4 |
| 發明(設計)人: | 徐軍林;汪國良;徐彥澤;邢瓊;胡正波;許俊超;王華兵;周兵;李坤;張波;劉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E02D17/04;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配式 多層 平頂 大跨無柱 地下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完成兩個圍護結構施工后,施工冠梁,采用明挖法施工,在兩個圍護結構之間邊開挖邊架設三道內支撐,開挖到基坑底;
2)在基坑底先施工混凝土墊層,再在混凝土墊層上施工防水層,然后完成底層板的施工,拆除最下面的一道內支撐;
3)在底層板兩側靠近圍護結構吊裝施工第一側墻預制件,第一側墻預制件的底部與底層板固定,頂部與圍護結構進行固定,在兩個第一側墻預制件之間施工中板預制件,使中板預制件兩端分別支撐于兩個第一側墻預制件上;
4)利用第一側墻預制件、圍護結構作為側模板,在第一側墻預制件與圍護結構之間以及第一側墻預制件與底層板之間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一側墻現澆層,同時在中板預制件與第一側墻預制件之間完成濕節點澆筑;然后拆除中間的一道內支撐;
5)在第一側墻預制件的上方按照步驟3)的過程施工第二側墻預制件和平頂層板預制件;
6)在第二側墻預制件與圍護結構之間以及第二側墻預制件與第一側墻預制件之間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二側墻現澆層,并在第二側墻預制件和平頂層板預制件連接形成的上表面澆筑平頂層板現澆層;
其中,第一側墻預制件和第二側墻預制件均采用三角斜支撐結構;所述第一側墻預制件和第二側墻預制件的三角斜支撐結構包括豎直段、水平段和斜支撐段,所述豎直段的頂部與水平段的一端連接,水平段的另一端與所述斜支撐段的一端連接,斜支撐段的另一端與所述豎直段連接;所述水平段與斜支撐段的連接端部設有臺階;
所述中板預制件兩端底部具有與第一側墻預制件的臺階輪廓相配合的┐型槽口一,所述第一側墻預制件的臺階端部抵接于該┐型槽口一內,且中板預制件上表面與第一側墻預制件的水平段上表面齊平;
7)拆除最上面的一道內支撐,完成管線回填,覆土回填。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墻預制件和第二側墻預制件的三角斜支撐結構為一體預制成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斜支撐結構的豎直段、水平段和斜支撐段為分體預制,且步驟3)中第一側墻預制件的具體施工步驟如下:先吊裝豎直段,豎直段的底部與底層板固定,頂部與圍護結構進行固定;利用豎直段、圍護結構作為側模板,在豎直段與圍護結構之間以及豎直段與底層板之間澆筑混凝土形成第一側墻現澆層,再進行第一側墻預制件的水平段、斜支撐段的吊裝和拼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預制件的底部設有由┐型槽口一的底端向中板預制件中部延伸的傾斜段,且該傾斜段的斜率與第一側墻預制件的斜支撐段斜率一致;或者所述中板預制件兩端的┐型槽口一之間通過弧形段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頂層板預制件兩端底部具有與第二側墻預制件的臺階輪廓相配合的┐型槽口二,所述第二側墻預制件的臺階端部抵接于該┐型槽口二內,且平頂層板預制件上表面與第二側墻預制件的水平段上表面齊平。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頂層板預制件兩端的┐型槽口二之間通過弧形段連接;或者所述平頂層板預制件的底部設有由┐型槽口二的底端向平頂層板預制件中部延伸的傾斜段,且該傾斜段的斜率與第二側墻預制件的斜支撐段斜率一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的明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墻預制件的豎直段底部與同側的第一側墻預制件的豎直段頂部通過定位構件連接。
8.一種裝配式多層平頂大跨無柱地下結構,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明挖施工方法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368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