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污泥和建筑垃圾制備人工火山灰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302843.7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09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魚濤;付煒;魏建議 | 申請(專利權)人: | 魚迪 |
| 主分類號: | C04B7/38 | 分類號: | C04B7/38;C04B7/24;C02F1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7138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污泥 建筑 垃圾 制備 人工 火山灰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污泥和建筑垃圾制備人工火山灰的方法,其主要原料組分包括污泥、建筑垃圾和煉鐵礦渣粉,通過污泥預處理分離污泥中的結合水和細胞水,加入建筑垃圾和煉鐵礦渣粉進一步降低了水分含量,制得的人工火山灰經質量檢驗,各項指標均符合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質混合材料的標準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工程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人工火山灰的制備 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污泥和建筑垃圾制備人工火山灰的方法。
背景技術
污泥是指用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等方法處理廢 水時產生的沉淀物、顆粒物和漂浮物的統稱。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 病原體、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同時含水率極高的特點使得其占據 的龐大的體積。污泥的固有特性導致污泥顆粒在過濾介質附近形成網 狀結構,從而阻礙了其沉降與壓縮,而日益發展的水處理技術導致了 污泥的復雜化,使得污泥脫水減量更加艱難。
在工程建設中,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施工單位 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垃圾清 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 等問題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目前,污泥的脫水一般需要采取煅燒或者化學調理措施改善污泥 脫水性能才能進行有效的脫水。煅燒污泥雖然脫水效率較高,但容易 造成二次污染,產生大量廢氣,而且煅燒后的污泥活性較低。較為普 遍的化學調理方法一種是投加混凝劑或絮凝劑(如石灰、聚合氯化鋁、 聚丙烯酰胺),另一種是投加惰性助凝劑(如煤粉爐粉煤灰)。但是 以上的調理方法僅對自由水的去除有顯著的提高作用,對于細胞水和 結合水去除不足。因此,通過投加上述調理劑后進行機械脫水,脫水 后污泥含水率為70%~85%,難以再進一步降低其含水率。
現有技術中將污泥與其他建筑垃圾或礦物垃圾混合后制備成建 筑材料已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例如,專利CN102826797A公開了一 種含有污泥和建筑垃圾的建筑材料組合物,該組合物將污泥與激發 劑、工業廢渣混合制得如磚塊一類的建筑材料,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 專利CN108328981A公開了利用污泥、礦化垃圾和建筑垃圾制備免燒 結自保溫磚的方法,具體的是將改性污泥與海貝殼灰混合活化得活化 污泥,然后將活化污泥、海貝殼灰、粉煤灰、礦化垃圾、建筑垃圾、 粘土、F14激發劑與水進行輪碾混合,再與其他輔助材料混合制得自 保溫磚,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自保溫磚的強度滿足建筑 需求,而且兼具保溫隔熱效果。另外還有諸多專利文獻都是將污泥與 其他建筑垃圾混合制備磚塊,以達到將污泥和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目 的,但是這些方法為了使制得產品擁有更好的性能,大多需要加入其 他諸多的輔助劑,使得制備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本發明人經過自主研發創新,將污泥處理后與建筑垃圾粉末、煉 鐵礦渣粉混合制得人工火山灰,可以用于建筑水泥的制備,其工藝簡 單、易操作。目前也沒有技術通過污水廠的活性污泥來制備含水量較 低的火山灰,是因為火山灰的含水量不能過高,如果火山灰的含水量 高,就不容易磨成粉體狀態,而且容易和水泥熟料發生反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將污泥、建筑垃圾和礦化垃圾進行回收再利 用,制備成建筑中常用的人工火山灰。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污泥和建筑垃圾制備人工 火山灰的方法,具體的,所述人工火山灰的主要組分包括污泥、建筑 垃圾粉末和煉鐵礦渣粉。
進一步地,以質量份計,所述污泥、建筑垃圾粉末和煉鐵礦渣粉 在所述人工火山灰中的質量配比為20~35:30~50:15~30。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人工火山灰的制備方法,具體包含如下步 驟:
污泥預處理;
將污泥與建筑垃圾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物A;
將混合物A與煉鐵礦渣粉混合得到混合物B;
將混合物B研磨,過篩網得到人工火山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魚迪,未經魚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28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