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納米晶合金帶材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302607.5 | 申請日: | 2021-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17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曉雨;劉紅玉;楊東;姚文康;步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45/02 | 分類號: | C22C45/02;C22C33/06;B22D11/06;C21D1/74;C21D1/773;C21D9/52;H01F1/153;H01F41/02;G01B2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億騰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陳霽 |
| 地址: | 26623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合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晶合金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包括原子百分比含量如式(Ⅰ)所示元素的合金:
(Fe1-aMa)1-x-y-z-b-cSixByPzCbAc (Ⅰ)
其中M為Co、Ni中的一種或兩種,A為Cu或Au;
0<x≤3.0,5.0≤y≤12,0<z≤4.0,0≤a≤0.5,0<b≤1.6,0.02≤c≤1.0,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
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的橫向瓢曲的長度L≤0.15W,高度H<5mm,W為納米晶合金帶材的寬度。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晶合金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的飽和磁感應強度大于或等于1.75T。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晶合金帶材,其特征在于,納米晶合金帶材厚度為18-26um。
4.一種納米晶合金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如式(Ⅰ)所示的合金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進行配料、熔煉,得到鋼水;
2)、通過噴嘴向旋轉的冷卻輥表面澆注所述鋼水,其中:所述鋼水的澆注溫度為1300-1450℃,噴嘴與冷卻輥表面的初始間距為0.05mm-0.3mm,冷卻輥的初始速度為15m/s-35m/s;
3)、開澆1-3min后,控制冷卻輥冷卻水的水溫為22-28℃、水流量為200-800t/h,使冷卻輥的溫度穩(wěn)定在80-200℃;控制冷卻輥表面的光潔度在0.1-0.15um,使整個冷卻輥表面狀態(tài)保持均勻性;在噴帶過程中,其帶材厚度控制在18-26um;
4)、將制備出的所述帶材使用真空或充滿惰性保護氣體的熱處理爐進行納米晶化,以30-80℃/min升溫速率升溫,達到設定溫度Ta后保溫1-600s,Ta:介于Tx1與Tx2之間,以制備出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
(Fe1-aMa)1-x-y-z-b-cSixByPzCbAc (Ⅰ)
其中M為Co、Ni的一種或兩種,A為Cu或Au,以原子百分比計
0<x≤3.0,5.0≤y≤12,0<z≤4.0,0≤a≤0.5,0<b≤1.6,0.02≤c≤1.0,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雜質元素;
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的橫向瓢曲的長度L≤0.15W,高度H<5mm,W為納米晶合金帶材的寬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納米晶合金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水在熔煉過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包括磷鐵,所采用的原材料磷鐵中微量元素以質量百分比計,應控制在S≤0.03%,Mn≤1.0%,Ti≤0.05%。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納米晶合金帶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Ta介于Tx1與Tx1+(10-50)℃之間。
7.一種納米晶合金帶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由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獲得,所述納米晶合金帶材的納米晶粒尺寸在10-30nm間,在50Hz、1.0T條件下?lián)p耗小于0.18W/kg,在50Hz、1.5T條件下?lián)p耗小于0.3W/kg。
8.一種非晶合金帶材的橫向瓢曲測量方法,所述橫向瓢曲用于表征所述非晶合金帶材的表面質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選取預設長度的待測試的非晶合金帶材;
將選取的所述待測試非晶合金帶材樣品,放置在測試臺上,其中,所述非晶合金帶材貼輥面向上;
測量所述非晶合金帶材的橫向瓢曲的長度L、寬度W及高度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30260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