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并封存二氧化碳制備再生混凝土制品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8301.7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9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肇嘉;黃天勇;劉琦;李林坤;王吉祥;李揚;房桂明;彭勃;陳旭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0/02;C04B40/02;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夢楠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封存 二氧化碳 制備 再生 混凝土 制品 方法 | ||
1.一種利用并封存二氧化碳制備再生混凝土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建筑固體廢棄物破碎、篩分,分別得到4.75mm-25mm粒級的粗骨料、0.15mm-4.75mm粒級的細骨料和小于0.15mm的再生微粉;
(2)將粗骨料、細骨料、再生微粉用水浸泡后取出,在二氧化碳存在下進行礦化強化;
(3)將包括礦化強化后的粗骨料、礦化強化后的細骨料、礦化強化后的再生微粉、水泥、礦物摻合料、外加劑、纖維和水的物料攪拌混合,得到新拌再生混凝土;
(4)將所述新拌再生混凝土澆筑到模具內成型,拆模后在二氧化碳存在下進行礦化養護,得到再生混凝土制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將粗骨料、細骨料、再生微粉用水浸泡30min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礦化強化的條件為:二氧化碳濃度20~100wt%,溫度20~30℃,濕度40~60%,時間2~4天。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以重量份計,所述新拌再生混凝土包含850~950份礦化強化后的粗骨料、820~870份礦化強化后的細骨料、30~90份礦化強化后的再生微粉、400~450份水泥、130~180份礦物摻合料、15~25份外加劑、60~100份纖維和130~160份水。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所述礦化養護的條件為:二氧化碳濃度50~100wt%,溫度20~30℃,濕度60~95%,時間2~4天。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為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和/或,所述礦物摻合料選自粉煤灰、高爐礦渣、鋼渣微粉、硅灰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劑選自高效減水劑、消泡劑、引氣劑、增效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選自鋼纖維、玻璃纖維、有機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以重量份計,所述混凝土拌合料還包含10~30份顏料,優選的,所述顏料為無機顏料,包括金屬氧化物、鉻酸鹽、碳酸鹽、硫酸鹽和硫化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10.一種再生混凝土制品,其特征在于,由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未經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83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