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導向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7843.2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6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馬少飛;韓意;王愛文;晉益堅;曾慶華;張晨;崔子梓;劉備;咸士玉;馮利平;閻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F1/04 | 分類號: | B60F1/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錦超 |
| 地址: | 0460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用 驅動 導向 機構 | ||
本發明提出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導向機構,屬于公鐵兩用車技術領域;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公鐵兩用車單一的驅動力來源、鐵路牽引能力無法進一步提高、前膠輪動力浪費的問題;技術方案為,包括導向鋼輪、回轉支架和導向油缸,導向油缸的一端與回轉支架相連接,另一端與公鐵兩用車的底盤相連接,回轉支架遠離導向油缸的一端與底盤相鉸接,導向鋼輪的轉軸與回轉支架相連接,回轉支架上設置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上設置有摩擦輪,用于與前膠輪接觸,第一轉軸通過傳動裝置與導向鋼輪的轉軸相連接;技術效果為,合理利用了前膠輪的動力,豐富了驅動力來源,提高了鐵路的牽引能力,縮短了鐵路制動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公鐵兩用車技術領域,具體為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導向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公鐵兩用車按照驅動方式可分為膠輪驅動和鋼輪驅動兩種,膠輪驅動是利用了原底盤的驅動系統,后膠輪作為主動輪,導向鋼輪為被動輪,前膠輪被抬起空轉,這種類型的公鐵車因其制造與維護成本低,動力強勁等優點,目前在該領域應用較為廣泛,但是存在后膠輪磨損嚴重、載荷分配復雜、容易脫軌且前膠輪的動力浪費等情況;鋼輪驅動則是膠輪被抬起不參與鐵路作業,導向鋼輪為主動輪,需要配置一套獨立的驅動裝置用于驅動導向鋼輪,類似于鐵路機車,具有靈活、高速、耐磨損的特點,但由于鋼輪與鐵軌之間黏著系數小的原因,使得牽引力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導向機構,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公鐵兩用車驅動力來源單一、鐵路牽引能力無法進一步提高、前膠輪動力浪費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導向機構,包括導向鋼輪、回轉支架和導向油缸,所述導向油缸
的一端與所述回轉支架相連接,另一端與公鐵兩用車的底盤相連接,所述回轉支架遠離所述導向油缸的一端與所述底盤相鉸接,所述導向鋼輪的轉軸與所述回轉支架相連接,所述驅動導向機構還包括與所述回轉支架相連接的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設置有摩擦輪,用于與公鐵兩用車的前膠輪摩擦傳動,所述第一轉軸通過傳動裝置與所述導向鋼輪的轉軸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為齒輪傳動裝置、帶傳動裝置或者鏈條傳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第一齒輪相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導向鋼輪的轉軸相連接,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設置在齒輪箱中,齒輪箱通過支架與回轉支架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油缸遠離所述回轉支架的一端設置有油缸安裝座,所述油缸安裝座與所述底盤的前橫梁連接在一起,所述回轉支架遠離所述導向油缸的一端與所述底盤的后連接座相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鋼輪的前端設置有軌道清掃器,用于清掃鐵軌上的雜物,所述軌道清掃器與所述回轉支架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軌道清掃器包括平板和設置在平板下方的毛刷。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所產生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將前膠輪的動力傳給導向鋼輪,不僅合理利用了前膠輪的動力,避免了動力的浪費,實現了原底盤動力的最大化利用,而且豐富了公鐵兩用車的驅動力來源,采用導向鋼輪與后膠輪混合驅動的方式實現鐵路牽引作業;本發明的導向鋼輪作為主動輪,使鐵路的牽引能力提高約20%,縮短了鐵路制動距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在公路作業和鐵路作業時的正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的B-B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1的C-C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在公路作業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在鐵路作業時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78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