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水洗雙功能自適應調溫面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97465.8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20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D04H1/4326 | 分類號: | D04H1/4326;D04H1/728;C08J5/18;C08F293/00;C08L5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水 功能 自適應 調溫 面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活性聚合法,使聚乙二醇材料和選定單體反應合成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其中,所述選定單體選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已酯、N-異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選自AB型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和/或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其中,所述B鏈段為聚乙二醇鏈段,所述A鏈段選自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已酯、N-異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所述B鏈段的數均分子量大于2萬,所述A鏈段的數均分子量大于1萬,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數均分子量大于10 KDa,分散度小于1.5;
將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與溶劑混合,形成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
對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進行成膜處理,形成多孔面料致密薄膜,之后干燥,獲得透氣型或非透氣型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活性聚合法,以聚乙二醇材料為大分子引發劑,以選定單體為單體,經聚合反應合成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其中,所述活性聚合法選自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法、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聚合法、氮氧穩定自由基聚合法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分散度小于1.4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選自四氫呋喃、氯仿、二氯甲烷、正己烷、庚烷、無水乙醚、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醇、甲醇、正丁醇、異丁醇、丙酮、二甲基亞砜、異丙醇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和/或,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中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濃度為1~20 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采用溶膠-凝膠紡絲、溶液紡絲、靜電紡絲、溶液鋪膜中的任一種方式,對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進行成膜處理,形成多孔面料致密薄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選自真空干燥、常壓干燥、和鼓風干燥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和/或,所述干燥的溫度為30~100℃,所述干燥的時間大于10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采用靜電紡絲的方式對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進行成膜處理,得到靜電紡絲薄膜,之后干燥,獲得透氣型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
和/或,所述制備方法具體包括:采用溶膠-凝膠紡絲或溶液紡絲的方式對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進行成膜處理,得到纖維,經編織、干燥,獲得透氣型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
和/或,所述制備方法具體包括:采用溶液鋪膜的方式對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溶液進行成膜處理,之后干燥,獲得非透氣型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
8.由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方法制備的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它由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組成,所述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選自AB型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和/或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其中,所述B鏈段為聚乙二醇鏈段,所述A鏈段選自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已酯、N-異丙基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為透氣型或非透氣型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
和/或,所述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的耐高溫性能在90℃以上,同時具有輻射致冷能力和相變調溫能力。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水洗自適應調溫面料的輻射致冷溫度差大于2.4℃,相變焓在90J/g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746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