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硬耐高溫Ta-C涂層的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96863.8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618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心鳳;夏正衛;李燦民;范洪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純源鍍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14/06 | 分類號: | C23C14/06;C23C14/14;C23C14/34;C23C14/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發丁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ta 涂層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硬耐高溫Ta?C涂層的制備工藝,包括將工件置于真空腔室內,對真空腔室進行抽氣處理,抽氣處理后對真空腔室、純離子鍍膜源、工件中的一者或幾者進行除雜處理,除雜處理后,采用濺射鍍膜在工件表面依次制備種子層、金屬過渡層、Ta?C過渡層、Ta?C交替層和Ta?C主功能層,所述的種子層為Ni、Cr、NiCr、NiAl中的一者;金屬過渡層為Ti、TiSi、TiAl、TiCr中的一者;制備Ta?C過渡層時,工件連接的偏壓值為T1的偏壓;制備Ta?C交替層時,工件交替連接偏壓值為T2、T3的偏壓,制備Ta?C主功能層時,工件連接偏壓值為T4的偏壓,其中T1>T2>T3>T4。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方案,其制備的膜層性能優異,膜層超硬且耐高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濺射鍍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硬耐高溫Ta-C涂層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四面體非晶碳(Tetrahedral?Amorphous?Carbon,ta-C)膜屬于無氫類金剛石(Diamond?Like?Carbon,DLC)涂層的一種,它不僅具有高硬度、高熱導率和低摩擦系數,還具有極好的耐蝕性、光學透過性及生物相容性,是機械、電子、汽車、航空、醫學、光學等領域的理想材料。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和金屬氮化物和金屬氧化物涂層相比,Ta-C膜層存在與某些材料的硬度偏低、高溫穩定性差、結合力差、內應力大、顆粒粗大等問題:
(1)硬度偏低。傳統PVD技術制備的三元、四元金屬氮化物涂層硬度通常可以達到HV3000-4000,而目前現有的成熟技術制備的Ta-C涂層硬度基本穩定在HV2500-3000,一般而言,在涂層結合力達標的情況下,涂層的硬度和耐磨性能成正比,對于一些特殊情況下的使用,現有成熟技術制備的Ta-C涂層很難達到HV4500-5500的超硬要求。
(2)高溫穩定性較差。含氫的DLC膜比無氫DLC膜熱穩定性更差,sp3鍵含量低的DLC膜比sp3鍵含量高的膜熱穩定性更差。在空氣中,傳統工藝制備的Ta-C膜在300℃就開始石墨化,高質量的Ta-C膜在400-550℃長期工作。
(3)與某些特定材料基體的結合力差。例如DLC膜在硫化鋅上的結合力非常差,在玻璃和塑料、樹脂上的結合力也不夠好,其原因是DLC膜和基體之間晶格結構及物理性能如熱膨脹系數、彈性模量等的不兼容性。
(4)內應力大。DLC的主要成分為碳,金剛石成分越高、膜層的內應力越大,鍍有DLC涂層的工具在加工硬質材料的時候,巨大的內應力會導致涂層崩裂而提前失效。
(5)顆粒粗大。傳統PVD技術制備的Ta-C膜表面較為粗糙,通過調整磁場/靶面冷卻/降低放電電流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改善顆粒度問題,但仍然有較多問題存在。
對于以上問題,研發人員通過改變DLC涂層的制備工藝,如使用彎管磁過濾/鍍膜工藝參數的調整/摻雜Si,Ti,Cr,Al,N等元素來提高性能,并有較大突破,使DLC的應用領域得到拓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硬耐高溫Ta-C涂層的制備工藝,其至少可以改善上述一種問題。
一種超硬耐高溫Ta-C涂層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
將工件置于真空腔室內,對真空腔室進行抽氣處理,抽氣處理后對真空腔室、純離子鍍膜源、工件中的一者或幾者進行除雜處理,除雜處理后,采用濺射鍍膜在工件表面依次制備種子層、金屬過渡層、Ta-C過渡層、Ta-C交替層和Ta-C主功能層,所述的種子層為Ni、Cr、NiCr、NiAl中的一者;金屬過渡層為Ti、TiSi、TiAl、TiCr中的一者;制備Ta-C過渡層時,工件連接的偏壓值為T1的偏壓;制備Ta-C交替層時,工件交替連接偏壓值為T2、T3的偏壓,制備Ta-C主功能層時,工件連接偏壓值為T4的偏壓,其中T1>T2>T3>T4。
進一步的方案為,T1為3000-5000V,T2為2800V,T3為300V,T4為10-280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純源鍍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純源鍍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68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