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巷支護裝置和井巷支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6794.0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7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志;孫揚;汪宗文;陳小偉;徐興保;蔡光輝;彭劍平;張成濤;王建中;許恒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杜德海 |
| 地址: | 10003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護 裝置 方法 | ||
1.一種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支護體;
支撐體,所述支撐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設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部分圍成空腔,所述混凝土支護體位于所述空腔內;
護盾層,所述護盾層至少設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上;
漿體保護層,所述漿體保護層設在所述護盾層的外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弧形部和直線部,所述直線部為兩個,兩個所述直線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所述直線部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弧形部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直線部相連,所述第二部分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直線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部的一端與所述弧形部相連,所述直線部的另一端適于與所述井巷的底板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盾層適于與所述井巷的側壁間隔開,所述漿體保護層填充在所述護盾層和所述井巷的側壁之間的空隙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注漿管,所述第一注漿管的一端與所述支撐體相連,所述第一注漿管的另一端貫穿所述護盾層且適于伸入到所述空隙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漿管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注漿管沿所述支撐體的外周間隔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井巷支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護體包括第一支護體和第二支護體,所述第二支護體設在所述第一支護體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支護體圍成井巷通道,所述第一支護體設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內側,所述第二支護體設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內側,所述第一支護體包括弧形段和直線段,所述直線段為兩個,兩個所述直線段在第一方向上相對設置,所述直線段沿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段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直線段相連,所述第二支護體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直線段相連。
8.一種井巷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井巷的內側設置護盾層,使所述護盾層和所述井巷的側壁之間預留空隙;
在所述護盾層的內側構筑支撐體;
在所述支撐體上安裝第一注漿管,使所述第一注漿管的一端穿過所述護盾層且伸入所述空隙內;
向所述空隙內注入漿體以形成漿體保護層;和
在所述支撐體的內側構筑混凝土支護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井巷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巷為通過凍結法施工開挖的井巷,所述井巷的側壁設有預留的第二注漿管,所述第二注漿管的一端通向地面,所述第二注漿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空隙內。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井巷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空隙內注入漿體以形成漿體保護層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注漿管向所述空隙內注入漿體以形成漿體保護層;和
利用所述第二注漿管向所述空隙內注入漿體以形成漿體保護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67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