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銑刨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96175.1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65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明佐;陳雨;靳龍全;呂賢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旗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23/088 | 分類號: | E01C23/088;E01C23/08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鴻知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郭淑芬 |
| 地址: | 253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銑刨設備,涉及混凝土銑刨處理技術領域,包括碎料收集機構和輸送機構;所述碎料收集機構包括收集鏟斗,所述收集鏟斗內設置有銑刨腔,在所述碎料收集機構的前進方向上,所述銑刨腔內依次布置有所述銑刨機構、鏟料板以及收料螺旋,所述鏟料板通過彈性件與所述收集鏟斗連接并貼合于銑刨作業面上,所述收料螺旋與所述鏟料板平行布置以收集所述鏟料板鏟起的碎料,本發明通過配置收集鏟斗和收料螺旋,實現將銑刨機構銑刨作業產生的的顆粒碎料進行鏟起收集,并通過收料螺旋輸送至送料機構,最終通過送料機構輸送收集,實現在銑刨作業后自動將產生的顆粒碎料進行清理收集,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銑刨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銑刨設備。
背景技術
公知的銑刨設備用于銑掉上層不平整部分以提高下層平整度,一般應用在公路的中修及比較大范圍的舊路面破壞松散部分,還有就是在舊路面上局部有壅包油包病害處,銑掉不平整部分以再鋪新層提高路面平整度,或為了新舊面的更好結合,起到良好的拉毛作用。
如申請公布號為CN110700058A,申請公布日為2020年01月17日,名稱為《一種建筑機械用小型混凝土銑刨機》的發明專利,其具體結構為在所述的車架底部設有銑刨集料裝置,所述的銑刨集料裝置兩側設有直驅電動機,所述的銑刨集料裝置前后兩端設有前驅動輪和后驅動輪,所述的車架后端設有排料管,通過貼地集塵底架和集塵罩組成的集塵集料結構,能夠使銑削轉子在對路面銑刨中,有效防止沙石飛濺和塵埃飄散,通過散料輸送機構和風管以及葉輪罩組成的輸送導料結構,能夠高效集中對銑刨中產生的散料和塵埃進行回收,并傳送至隨機行走的運載汽車上。
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在于,通過貼地的集塵底架和集塵罩配合進氣葉輪作用在集塵罩中負壓產生的吸力實現將塵埃和散料進行回收,由于銑刨后地面為凹凸不平,負壓效果較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將灰塵進行收集,但是對散料收集效果差,無法對銑刨產生的碎石顆粒進行全面回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銑刨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之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銑刨設備,包括碎料收集機構和輸送機構;
所述碎料收集機構包括收集鏟斗,所述收集鏟斗內設置有銑刨腔,在所述碎料收集機構的前進方向上,所述銑刨腔內依次布置有所述銑刨機構、鏟料板以及收料螺旋,所述鏟料板通過彈性件與所述收集鏟斗連接并貼合于銑刨作業面上,所述收料螺旋與所述鏟料板平行布置以收集所述鏟料板鏟起的碎料;
所述輸送機構的進料口連接所述收料螺旋的出料口。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銑刨腔內位于所述收料螺旋的前側還轉動連接有清掃輥軸,所述清掃輥軸的周側設置有條形清理毛刷。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還包括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用于同步驅動收料螺旋和清掃輥軸同步轉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輸出軸通過第一皮帶盤與收料螺旋傳動連接,所述清掃輥軸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皮帶盤,且第一皮帶盤與第二皮帶盤通過傳動鏈條傳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輸送機構包括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固定主體架的一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輸送管道內轉動設置有多個連接輥軸,且連接輥軸上轉動套設有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外側固定有刮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連接輥軸與所述收料螺旋的中心軸通過減速器傳動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所述銑刨機構包括主體架和銑刨刀輥,所述主體架固定在收集鏟斗的前端,所述銑刨刀輥轉動設置在銑刨腔的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旗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省旗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61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