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茯磚茶加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94666.2 | 申請日: | 2021-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572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沈繼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35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磚茶 加工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茯磚茶加工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1、原料八仙紅茶毛茶驗收、挑選。S2、拼配:茶葉與茶梗的質量比控制為8:2。S3、渥堆。S4、蒸汽、壓制成型。S5、發花干燥。S6、包裝。S7、成品入庫儲存。上述工藝中,原料黑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驟:M1、準備新鮮茶葉。M2、攤青;M3、殺青;M4、揉捻(揉捻、解塊)。M5、渥堆。M6、干燥。M7、包裝。M8、成品入庫儲存。上述工藝中,原料紅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驟:N1、新鮮茶葉。N2、萎調;N3、揉捻;N4、發酵;N5、干燥。N6、包裝。N7、成品入庫儲存。該發明工藝所制備的茯磚茶具有鮮爽、蜜香、沒有苦澀、生津回甘的特點,制作工藝簡單,快捷,產品成品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茯磚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茶葉具有獨特的保健養生效果,也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經濟作物,廣泛地種植在山間,是廣大人民致富的重要農業作物之一。茶葉的后續生產加工,是改善茶葉質量、增加茶葉附加值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茶葉摘取后,需要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加工處理,以便獲得口感更高、具有更高價值的茶葉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茯磚茶加工工藝,以便加工生產出更具特色的茶葉,獲得更好的更高的產品質量和口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茯磚茶加工工藝,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八仙紅茶毛茶驗收、挑選:按相關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要求驗收,采用符合條件的原料進行挑選生產。原料必須符合正常的品質特征,無異味、無異嗅、無霉變;不著色,無任何添加劑,無非茶類夾雜物。將原料茶包打開,將茶傾倒在長方形特大不銹鋼板上,不銹鋼板兩邊的檢查工人手工去除茶中的雜質。將剁碎的茶葉進行過篩,選取5—7公分的茶葉備用,長于7公分的茶葉繼續剁碎,過下的碎茶及茶末不用。
S2、拼配:茶葉與茶梗的質量比控制為8:2。
S3、渥堆:將過篩后的茶葉倒在茶盤上,將茶釉與茶葉充分攪拌后進行發酵,茶葉堆高60~70厘米,上蓋濕布,溫度 25~30 ℃,相對濕度保持在85 %以上,時間18~20h。
S4、蒸汽、壓制成型:將渥堆好的茶葉放在蒸鍋上進行蒸制,溫度100~110℃,時間15min;手筑壓制,直至茶磚緊實,將茶體冷卻至室溫;或者將蒸制好的茶葉分別裝入定量的模具中,將模具放在壓制機上進行壓制;將蒸制好的茶葉連同模具一起放置在冷卻房中進行冷卻,脫模溫度為25度左右,一般冷卻2小時后去掉模具。
S5、發花干燥:發花干燥時間18~20 天,前6~12 天為發花階段,溫度控制在26℃左右,濕度控制在65%,發花中期溫度升至28~32℃,濕度控制在70% 以上,后5~7 天為干燥階段,溫度控制32℃,濕度控制在45% 以下,直至茶體含水量控制在13% 以內。
S6、包裝:包材經臭氧滅菌30分鐘后使用,相關儀器必須預先進行檢定,以保證凈含量精準。
S7、成品入庫儲存:成品儲存的庫房應整潔、干燥、無異氣味;防止日光直射。
進一步地,上述工藝中,原料八仙紅茶毛茶的加工包括如下步驟:
N1、新鮮茶葉:按相關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標準要求驗收,預處理(挑選、分級)。
N2、萎調:使鮮葉在濕度65~75%、溫度28~35℃條件下均勻萎凋 13~15小時,均勻散失適量的水分,使葉質柔軟;青草氣減退,透發清香;鮮葉內部各種酶的活性增加;
N3、揉捻:揉捻總時長30min,空揉 15~25 分鐘,加壓10分鐘減壓5 分鐘,一共3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仙茶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946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